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1|回复: 2

食品要安全须走出色香味俱全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0 18: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盲点,那就是一直忽视对消费者健康营养知识的普及与教育。要想真正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强对生产者的监管必不可少,但还必须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与教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过硬。+ I3 E+ |' d+ D5 e1 R

# l* v# V# }* D+ K# c- I& n  近日看到一则“天下奇闻”,那就是“童子蛋贵过茶叶蛋”。据3月11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在浙江东阳街头常飘着奇怪的味道。东阳人说,这是童子蛋的味道,一到春天卖童子蛋的小摊遍布东阳大街小巷。一块五一只的童子蛋贵过普通的茶叶蛋,还经常卖脱销。童子蛋其实就是用童子尿煮的鸡蛋,别小看了这一只童子蛋,它还入选了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奇上加奇。+ \. L9 A& n! D4 n
. m- m. |  M+ C" c4 ~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童子蛋完全是一个故老相传的陋习,故意为之,则近于骗人把戏,但居然还有人去吃,这说明不明真相、不懂健康营养知识的群众还真不少。正是一些普通消费者存在某些消费误区,让那些没有道德的商家有机可趁,于是乎各种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被“创造”出来。
$ y' B- T! H& |
( j$ d- Q$ a6 @/ D& G4 W  经济学家经常在“供给创造需求”还是“需求创造供给”之间打架。在市场经济下,大部分的学者还是相信“需求会创造出供给”的。墨西哥的禁毒年年禁,却一直禁不了,主要的原因恐怕不是墨西哥警方打击不力,而是美国那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一直存在,太诱人了。所以墨西哥的毒品永远难以禁止。一个毒贩倒下去了,还会有新的冒险者来替代。7 C$ {" V, o( [: v

' x& j: {1 w+ S3 d+ l% H% V  我们中国人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饮食的偏好更为浓烈,甚至把它视为天大的事情“民以食为天”就是明证。有人以为这是漫长历史中,反复发生饥荒的心结。但上流社会的“满汉全席”,把酒席视为政治争斗场所又作何解释呢?难道他们也有饥荒的忧虑?在上流社会里,精致的食品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最大追求之一,但它可以以优质的食材做保证。流风所及,民间社会在经济条件有限,而又要追求精致的情况下,对食材“穿衣打扮”就有了“需求空间”。
0 \7 D  M( q, C& D2 g+ D" K! i) u2 j" h7 {8 o8 K
  在对食品的评价中,精致的食品应该“色香味俱全”。殊不知,在饮食方面喜欢追求“色香味俱全”,其实存在很大的消费误区。本来吃饭的主要目的就是补充营养,如果除此之外你还追求“色香味俱全”等其他东西,其实给不良商家们一个信号,由此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安全不确定性。7 z3 T% ~# E3 X1 `1 a3 R3 A$ M4 q. o+ f
2 T7 N3 s" s; R7 l
  比如以“色”为例,如果消费者“以貌取食”,在购买消费时偏爱那些“色泽”漂亮的东西,比如亮晶晶的大米、雪白的馒头,清一色的西红柿,商家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制造出来。其实不加任何添加剂的馒头是有点发黑,大米灰点也很正常,西红柿哪能长出整齐划一的红色?消费者对色彩的消费偏好,使那些五颜六色的添加剂应运而生。亮晶晶的大米是使用了添光剂的,白馒头是加了过氧化苯甲酰的,红色西红柿是使用催熟剂催出来的。
( k! q  {5 s& i* G& F$ k
! {9 b7 x8 w: e* h  还有“香”,部分消费者偏好香味,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一滴香”,“纯天然”、“祖传秘方”等各类产品。使用这些东西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制造出“香味”,其实跟营养不沾边,并不是消费者所想象的那样,香气袭人就一定是果子熟后产生的。就像那些所谓的纯香型酒,其实也是加了添加剂勾兑出来的,也应该算是骗人的把戏,只不过在产品商标上是不会标出来的。比如某鼎鼎大名的所谓纯香酒,香味应该就是勾兑出来的,但厂商标注出来了吗?- ~" K# H' K! p

' `( y( R8 \7 Y$ K; ?  消费者追求“味觉”就更可怕了,为了满足我国消费者那个特殊的“味道”需求,现在市场上的调味剂据统计每年销售已达200多万吨,有2000多个品种,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合法的,有多少是非法的,监管部门一直没有给出一个说法。
% [. ?" n1 `0 t- L2 J9 Q
, j, d4 y* L7 s  其实欧美国家的人们有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很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那就是他们在日常饮食上一般只追求营养价值,并不追求“色、香、味”等其他东西。比如蔬菜,他们大部分都是生着吃,因为一煎炒烹炸就把维生素给破坏了。虽然蔬菜生着吃没有良好的口感,下口难点,但至少没有添加剂吧。这种更健康的消费习惯值得推广学习,在日常饮食中,正确的营养习惯应该是多吃鲜活的食品,不要盲目追求口感。# I1 o* u) _: G# o

' c5 ?' L0 X8 |1 F; x  欧美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一个很好的做法就是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也就是“两手抓”,生产者与消费者都被重视,不仅仅对犯错的企业进行惩罚,还要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营养知识教育。过去各种滋补品之所以风行,喝“绿豆汤”治百病等“异端邪说”之所以有市场,说明我国的消费者太需要正确的饮食营养知识教育了。消费者如果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良商家下手的机会就会少很多。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是需要引导与教育的,这个环节过去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直忽视。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消费者的正确饮食营养知识教育,比如可以每年多拿出些经费,制作健康饮食宣传片,在媒体上多进行公益广告播放,告诉消费者,哪些饮食习惯值得学习,哪些又容易被误导利用。(作者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发表于 2011-3-30 22: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提倡吃天然食品。
5 p) l4 m* J' \  V7 x+ i3 d; w越是深加工的食品危害越严重。0 K! g# P. i* {
因为,每添加一种物质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风险。
9 J+ s0 r- N+ A8 g* n  T/ T尤其是食品添加剂,都要经过严格的毒理学实验才可以添加的,但是国内的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的管理还很不健全,为了达到食品感官的效果,存在很多添加剂过量的现象,非法的添加剂也屡见不鲜。
 楼主| 发表于 2011-3-31 08: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晨露 的帖子$ ~1 {9 m/ ?! }! V
3 H4 ?$ r% m3 z8 h
恩,对,所以大家以后千万不要“以貌取菜”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