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5|回复: 1

“烧袍”祭神的冠县大郭庄庙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8 06: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阴历二月十五日的前后几天,冠县大郭庄一带的都要祭祀“托山奶奶”举办托山圣母庙会。庙会其规模大,且在上要举行神秘的“烧袍”仪式,有大型祭祀活动,同时还有很多民间艺术团体前来助演,辐射周围数十里。不仅吸引了周边地区的群众,还吸引了临清、馆陶等地的群众前来参加庙会,因此闻名鲁西冀南方圆百里。   

祭祀的主神是“托山奶奶”
  历史上,在大郭庄村庄西头村边原有托山奶奶古庙,后于“文化革命”中拆毁。改革开放以后,村民集资重建小庙三间,庙会也随之恢复。1985年,庙会恢复唱戏祭神,至今未断,而且,庙会之规模呈日渐扩大之势。庙会供奉的就是“托山奶奶”,之所以叫“托山奶奶”,是因为她右手托着五座大山,并且举重若轻。阴历二月十五是“托山奶奶”的生日,当地的村民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祈祷托山奶奶的保佑。   
  在托山奶奶庙内,除了供奉着“托山奶奶”之外,还同时供奉着“观音菩萨”和“碧霞元君”.,在这里被村民亲切地称之为“麦黄奶奶”和“泰山奶奶”,不过,在大郭庄村民的眼里,即使是“观音菩萨”和“碧霞元君”也不能和“托山奶奶”相比,他们只能被供奉在“托山奶奶”左右。

风俗源于明代迁民
  大郭庄村的托山圣母庙会,起源于明朝初期,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朝洪武初年,村民的祖先在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先民们来到这黄河故道边安家后不久,就发现这个地方风沙特别大,风沙不仅吞噬了农田,庄稼经常被风吹沙压,颗粒无收,还危及他们的生活。于是,他们返回山西,请来了“托山奶奶”。在传承过程中,当地百姓为适应鲁西一带民间崇信“观音菩萨”和“碧霞元君”的习俗,先后请来  “麦黄奶奶”和“泰山奶奶”二神分列于“托山奶奶”左右身边。 
  每年庙会前一天,还要在村内十字大街等要处搭起高大的神棚,村民们成群结队,请上“托山奶奶” 还有“麦黄奶奶”和“泰山奶奶”, 由民间鼓吹手吹吹打打着将庙里的三位奶奶画像请至神棚安放。随后,请来演出的剧团、戏班便在神棚前为“托山奶奶”唱上一出“神戏”,然后才能再登上和神棚遥遥相对的戏台上唱戏。请上戏班子,唱戏三天,举办庙会,祈祷神灵保佑村民战胜大风狂沙,年年有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神袍”和“神鞋”独具特色
  刚过新年才出正月,正是春耕备耕时候,村里的妇女就会自觉来到“托山奶奶”庙,为托山奶奶缝制神袍。神袍是用一丈五尺的纯棉白布缝制而成的中式偏襟长袍,以布条系于腋下,袍的前后身,均绘有龙凤、山水、花鸟图案。缝制袍子的布料都是附近村里一些信奉“托山奶奶”的村民进献的,每身神袍都足足有一丈多长,每年都会缝制二十多身神袍。
  庙会当日,本村的庙会组织者提前制作“神鞋”两双,摆放在神棚一侧。“神鞋”为白纸板作成,样式为旧式小脚女鞋,长3尺3寸,鞋尖上装饰“凤头”,通体绘花,鞋内有蓝色纸袜。上午,四方善男信女纷纷来到神棚前烧香祭拜、许愿还愿。凡捐“香火钱”1元以上者,均由执事者发写有“托山奶奶保平安”的红布一条,中午可凭此布条免费就餐。去年许愿灵验者,则捐“神袍”一件,挂于神棚左右。四方民间戏班、杂耍游戏则在大街上尽情表演,好不热闹。

祭神的仪式庄严神秘
  “托山奶奶”庙会除了具有一般庙会所具有的内容,如烧香、拜神、唱戏、民间文艺表演、商业活动之外,还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即“烧袍”仪式,该仪式严格、神秘、庄严,是整个庙会的中心和高潮。
  “烧袍”仪式在每年阴历二月十五举行,神棚两侧挂满了高大的神袍,两只神鞋同时被摆放在神棚一侧。午后一点多钟,会首将所有参加人员按固定顺序排好队,在神前烧香祷告后放炮出发。走在最前面小青年们,携带鞭炮,边走边放。敬香队伍中,中老年妇女双手捧香,列队前行,一人在前领喊:“南无”(音为“那麽”)众人接喊“阿弥驼佛”。抬“神鞋”的队伍紧随其后,四人肩扛神鞋前走,其余人以竹竿高挑神袍随行。两名妇女抬一红布小轿上下颤动而行,脚下走十字步,轿前一妇女倒退而走,双手提一块红布不停抖动,称为“遮轿”。再向后来,就是跳善鼓舞的队伍,十数名妇女左手持鼓,右手拿鞭,走十字步,口念“善经”。最后面是助兴伴舞队伍,以竹马班为首,戏班、高跷、花船、秧歌、花鼓等班子依次排开,随走随表演,整个庙会声乐齐鸣、热闹非凡。
  烧袍是整个庙会祭神的高潮。烧袍在村西约1公里古托山奶奶庙前进行。队伍到达之后,将袍挂在预先拴好的铁丝上,然后点燃。善男信女则纷纷抢接飞扬的“袍灰”,传说可以“包治百病”。

“托山奶奶”显灵保佑众生
  在当地,有很多关于托山奶奶显灵的故事。传说有四大灵验:护村保家,祛病消灾,求子得子,求财发财。
  尤其是“托山奶奶”救村民保平安的故事流传很久。据村里老人们说:日本鬼子占领县城(今冠县北馆陶镇)期间,赶上民国三十二年空前大旱,鬼子汉奸经常下乡抢东西。那一年大年三十,他们傍晚出城,村民听说鬼子又要扫荡抢粮,都纷纷向村东跑,躲在黄河故道的沙岗子里面。鬼子快到大郭庄时,看见前面竟有一座高山,雾气腾腾,无路可走。他们心中害怕,绕道而行,去别的村子了,大郭庄遂躲过一劫。后来,村民们回到家里,竟然发现已经备好的年货等并没有被鬼子洗劫,百姓说:这是“托山奶奶”显灵了。■戴敬仁
发表于 2012-4-28 09: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村民们回到家里,竟然发现已经备好的年货等并没有被鬼子洗劫,百姓说:这是“托山奶奶”显灵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