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2|回复: 0

一元公交通到村 冠县三个循环破解"出行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5 13: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用出村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再也不用多花钱坐‘黑车’了,真是太方便了。”2月13日,山东冠县柳林镇大杨庄村的庄丽娟,只花了一元钱就从村里坐到了乡镇客运站。

    像柳林镇大杨庄村一样,冠县所有的村庄都通上了这样的一元公交车。记者在柳林镇客运站看到,三辆统一黄色色调的就是乡村公交车,分别写着“柳林一号线”、“柳林二号线”,能覆盖柳林镇所有的村庄。据了解,为了彻底破解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该县去年开辟了农村客运线路58条,在实现县城至所有乡镇通客车基础上,建成了以乡镇驻地为中心,辐射所有村庄的“一元化”乡村公交线路38条,新增乡村公交60辆,在乡和村之间实现了“一元化”公交连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100%行政村通客车。

    而这只是冠县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三个循环”中的一个“小循环”。 据冠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朱继武介绍说,冠县目前已经实现了城乡客运“三个循环”:“大循环”即从冠县至聊城、济南等城市之间的公交客运循环;“中循环”是指从乡镇客运站至冠县、聊城等县市的往返于乡镇、县市之间的客运循环;“小循环”则是运行于乡镇辖区各村庄至当地乡镇客运站之间的循环。这“三个循环”的均衡发展,让冠县的城乡客运真正形成了网络,所有的城市公交实现定点、定线、定时运行,为广大群众能够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一些村路无法通行大车,所以选择小型公交营运,在一些规模较大且人口密集的村庄设置候车亭,规模较小的则建立了候车牌,标明发车时间、运营班次,按点准时发车,让百姓出行更方便。”朱继武对记者说。近年来,冠县建成“四位一体”乡镇客运站17座,实现乡乡建站目标,按照“大线小线搭配、长线短线配套、冷线热线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班线客车、城乡公交、出租车全部纳入公司化经营管理,不仅将“黑车”彻底赶出了市场,还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客运站为支点的“半小时农村客运网”,有效破解了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