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先锋办事处大屯村是个仅500人的小村子。近日,由于该村村东水塘内出了个稀罕物,打破了这个小村子往日的宁静。一时间前往该村探访的人络绎不绝,甚是热闹。
这稀罕物到底是啥?虽然看的人不少,但谁都叫不上名来。凭感觉大家都暂且称其为“太岁”。
10日上午,记者前往该村,一探究竟。
稀罕物真稀奇 外软里硬是“球体”
被大家称为“太岁”的稀罕物就存放在今年30岁的赵建文家。
“快看看这是啥吧,这几天我都没睡过好觉。”当日上午,记者在村头见到赵建文时,他显得十分惶恐。赵建文表示,自从他把这稀罕物放到家里,大家说啥的都有,如果真是太岁,恐遭报应。
为了妥安置此物,赵建文在自家小院内专门修了一个小水塘。水塘边站了不少手持相机的男男女女。赵建文告诉记者,仅仅几天的时间已有上千人光顾他家。
“太岁”的安静地待在小水塘的中央,直径70厘米,重约40公斤,形似球体,表面似有细小绒毛,其周围边缘有类似裙摆的乳白色物质。外面包裹着厚厚的一层透明的胶状物,里面则是类似结晶体的银色硬物。用手触摸表面黏滑,往下轻轻按下去时能摸到类似结晶体的银色硬物。
赵建文说,经过他几天的观察,晚上拿手电筒照射其会反光,在其表面洒上土或灰,几小时后自己会清理干净,貌似是自己分泌黏液进行清理,比较神奇。观看的人多或触碰的人多体积会变小,但清早看体积会略大而且饱满发亮。
汽车误入水塘 救援现场“太岁”现身
赵建文家的这个“太岁”来自大屯村村东头的一个水塘。
4日下午,一辆面包车行至大屯村时一头冲进路边的这个水塘。事发后,紧急救援随即展开。水塘虽然不大,但水却很深。为方便救援,现场调集了四台水泵,抽水施救。
次日一早,当水塘的水退去后,参加抽水救援的赵建文便在靠近水塘南侧的坑底发现了此物。赵建文说,当时发现它时,也没想将其搬到家里。后来,村里的几个孩子拿来砖头、石块砸向此物时,出于保护它的想法,他才将此物运回家。
当天中午,他和弟弟赵建东下到塘底,踩着没膝的泥小心来到“太岁”身边,戴着手套经过几番试探之后,才费力地将“太岁”抬进带来的大铝盆内。
两人的举动,引起了全村乡亲的注意,前去家里探视的人纷至沓来。“这好像是传说中的太岁,你们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探视者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把赵建文吓得不轻。
是否真是太岁 专家难有定论
“此物的形成应该与村头水塘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赵建文告诉记者,村东头的水塘前些年被村里人称为庙湾。文革前这里曾是一坐庙宇,文革时庙被拆后才变成了现在的水塘,该水塘与村头引入黄河水的六干渠相连,这些年来从未干涸过。
这个稀罕物是否是真正的“太岁”?为了解开这个谜,10日下午,记者带着从不角度拍回的图片资料与有关专家进行了交流。
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钱关泽表示,通过图片分析,此物与他之前看过的太岁相似。但以前所见太岁均为土中生长,因此颜色较深,质地较硬,类似猪肉。图片中的物体可能是因为长在水中,所以呈透明状。据其推测,此物是一种粘菌组织体,也就是真菌,应该是“太岁”。他希望能取一点材料作进一步观察研究。
不过也有相关专家表示,从照片看,似乎是水生植物。因为有一些水生植物会在长期有水的池塘里形成聚集,它们分泌的黏液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形成的黏液会聚集于植物外围形成膜状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