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0|回复: 0

聊城推行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应对“空巢老人”增速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03: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们都忙工作,基本上半年回来一次,隔三岔五地往家打个电话,我就很开心了。”“今年过年,儿子在深圳打工没回家,我们做老人的能不想吗?但为了生计,也没有办法。”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因子女在外地工作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感受到,由于儿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更加期待关爱。
    空巢老人增速快    24日,记者从市老龄委办公室获悉,全市总人口目前有597.53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86.5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48%,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3.16万人,占总人口的8.90%。按照人口老龄化标准,聊城已步入老龄化城市。同时,聊城是农业大市,全市在外务工人员占到了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众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聊城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美德也渐渐地遭到一部分人的“淡忘”。不少子女以工作忙、没时间、路途远为借口,不闻不问、不看不望,让老人受了冷落。不少老人因寂寞、孤单、思子心切患上了家庭“空巢”综合征,心情郁闷、沮丧、食欲减低,睡眠失调。
    “常回家看看”引热议    据了解,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老人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这引起市民的热议。
    儿女“离巢”,除了托人照顾父母,还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及时了解空巢老人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情况,经常与父母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这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为“孝道”立法,让这一传统美德得到法律的保障,不少市民对“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表示支持。
    也有很多人表示:常回家看看入法出发点很好,但一些具体内容无法界定,很难真正起到融洽感情的作用。聊城市君成事务所王静明律师告诉记者:“每个人情况不一,没法从法律上合理地制定时间界限来规定子女回家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若是入法,也多以法律原则形式,引导国民敬老、养老。”还有市民表示,精神赡养不一定非得回家看望,现在通讯这么发达,经常打电话或是上网问候父母同样也属于精神赡养的一个方面。
    敬老思想须先行    80岁高龄的李大爷说:“其实,孝心是存在于心。真正孝顺的人,你不立法,他也要恭敬父母,嘘寒问暖;不孝顺的人,你立法了,他也只不过人前做做样子,没有多大意义。”
    “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相关部门要继续推进我市敬老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敬老文化建设,继续开展老人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的敬老爱老活动,继续开展评选表彰重视老龄工作、敬老爱老、模范老人、老龄先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活动,进一步优化老龄事业发展环境,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氛围。
    记者从市老龄委办公室了解到,敬老思想先行,为老人安度晚年,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据了解,目前,全市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达到138家,城区已建成和在建的老年公寓也有52家。聊城有17.3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25697名老年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老人多数进敬老院享受集中供养,越来越多的老人享受着社会给予的物质供给。
    市老龄委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逐步探索解决城市“三无”人员养老保障问题,大力推行高龄老人补贴制度,敦促养老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大力促进“养老服务突破年”活动的开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