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0|回复: 0

见义勇为高考加分成为诱惑 把学生推向险境 (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2: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w% W. |; ]/ n# ]
8 `) m4 C& u% [! K4 t& v+ T % }; v# g5 }7 J& ?) `
导语:山东省教育厅日前通知规定,见义勇为高考可加分。对此当地教育厅回应称,只是事后认可本意并非鼓励。但这种认可在高考独木桥之前会被放大,本质上还是鼓励学生不顾个人是否能力所及,贸然去救他人,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等于是违背未成年保护原则开倒车。/ W7 p% S1 j( f  P& Q
5 ]/ @0 T4 n8 J! O7 P  g
见义勇为让未成年人付出血的代价
; s$ I# Y( C/ x% U: Y

9 \: b( Z- J! `$ ~6 G5 l$ [未成年人见义勇为,很多时候都变成了“见义勇危”,越是勇敢,反而越是危险,因为勇敢有时也等同鲁莽。! {  u  ?; U" Y6 `5 W2 ^
见义勇为者救人于危难之时,常常要冒着生命危险。5 P  [. o6 r; {0 x
见义勇为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没有十分明确的法律意义上的界定,但是根据约定俗成的看法,见义勇为行为一般是指,公民无法定或约定义务,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对其具有高度人身危险性的行为。: ]+ R0 l) ~; u
也就是说,见义勇为行为所针对的是事件:一是和自己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且不属于自身义务范围之内,比如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或者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都不属于见义勇为的范畴。二是主观方面必须是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见义勇为者救人于危难之时,常常要冒着生命危险。见义勇为者受伤致残的为数不少,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详细]
+ Q3 h6 ~$ l+ }7 @+ y力所不及导致悲剧,河南省6年间因见义勇为牺牲的21人中,8人是未成年人
" Z. c* k+ n6 i% H根据《大河报》2011年报道,河南省第九届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2004年至2009年间涌现出来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共41名,其中21人在见义勇为中牺牲,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有8人。
( V+ U+ |  y/ k# A; G- y2 [/ o; r中国每年因见义勇为牺牲上百人,负伤2600多人,大量的案例表明,见义勇为即便是对成年人而言,也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一旦未成年人受宣传鼓动,原本“力所不及”却见义勇为导致悲剧的可能就增加了。 [详细]
4 T- y) P4 X$ t. @. P教育部2007年要求未成年人首先要懂得保证自身安全,见义勇为、敢于斗争逐渐从学生守则中消失' H. m9 z3 {6 F: g
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一件有争议的事,但这些年来,不应该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看法,已经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2003年,上海市新的中小学生守则首次避开了“见义勇为”的字眼。同年,北京市也把“敢于斗争”从学生手册上删除。之后的2007年8月份,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未成年人懂得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见义勇为,知道揭发检举、及时报警、正当防卫等是同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
- D. C( X) f4 k6 W  ]. {4 B9 F  }应当说,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做法,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不去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而是改成引导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是任何一个文明的国家都应有的意识,鼓动或者诱导未成年人去做超出其能力范围,并有可能造成其危险的事情无疑是相当不明智的。 / G4 A+ F) N4 V  k6 t

8 O; p# Q  C1 s" S  n高考加分诱惑激励未成年人不顾自己
% C5 C( }! O3 E& F1 a  y

, {- C6 q' V3 o! y/ w# @《司马光砸缸》是小学语文课文,这当中所反映的司马光“见义智为”,值得学生学习。
0 {& M$ `- X" U! w加20分排名就可轻易提前2万位,近三成高考状元也是靠加分
* J% z$ x4 U# f; h; T. e' g1 |4 n以2011年山东省理科高科排分段为例,20分的重要性立马就能得到直观的显现。假如当年一位理科考试考了565分(一本线为567分),565—570这个分数段有6055人,而分数等于高于565的理科考生有57261人,如果他高考加20分到达585分,那么他不仅一下子跨入一本行列,而且按照585分数段人数为4594人、及到此分数段为止累积人数为34894,他的排名也将瞬间上升2万多位。如果考虑到某些分数段人数更多,排名将会上升更多,高考加分的竞争力也就是显而易见。
  [+ U9 T: j+ v6 U高考加分有诱惑,即便是众望所归的高考状元,好多也不完全是纯粹的裸分状元,也是借助加分之后才登上状元宝座的。根据记者对2010年的高考状元调查发现,30名加分状元中,12人裸分即为该省最高分,加分或许是一种锦上添花;而对于剩下的18人,加分无疑是雪中送炭。依托加分他们得以越过全面分数高于自己者,并摘取“状元”桂冠。这18人占所有统计的65位状元中27.7%3 B% ]8 R8 Q2 I' |9 k' n6 [
# |. _: A$ M# b7 S' `6 u' c  ]4 N/ b2 B
应当区分清楚影视剧与现实的差距,小兵张嘎的神话不应该美化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借口。
& ?0 f+ _. z' I' \  c用分数激励的见义勇为救不了社会冷漠,有序安定的社会秩序不靠见义勇为创造
# H# F' X- v( f$ r5 _. [& m, b见义勇为之所以会以高考加分的形式予以奖励,一方面是因为奖励对象是学生,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因为,当下社会冷漠的表征即是见义勇为的缺失,于是乎,好像只要见义勇为回归,社会便不再冷漠似的。所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昔日的金钱奖励、精神奖励都已成排不上用场,只有更实际更有效的东西才行,高考分就是这样的稀缺资源。9 |; t2 c$ l4 z* r. b6 I$ R
但且不说高考加分所激励出的,势必将是畸形的见义勇为,即使是正常的见义勇为,也不见得就能挽救社会冷漠,社会管理各司其责,有多少热血好汉见义勇为,其实就是有多少警察未尽其责,再多的见义勇为也不能造就有序安定的社会秩序. h) }% y; ~. X) Q/ W+ m
& h1 n1 b% `1 P8 F9 R/ f% @
加分鼓励其实是把学生往“火坑”里推
+ c& p$ S. g* N/ _

* Z, y7 m. c( [3 F' w曾被官方大肆宣传的灭火小英雄赖宁,抛开事实真伪暂且不论,在不能确保自我安全的情况下,根本没必要渲染见义勇为的高尚来误导未成年人。
% }! u; D2 _  z) [( ~. _未成年人对救护并不了解不专业,超出能力外的救助结果导致不仅救人不成,还搭上了自己性命" S+ M+ ~4 V5 F9 ]
一名小孩落水,其余小孩下水,结果全都溺亡,类似的新闻常见诸报端,昨天的《华西都市报》就报道,张某(男,11岁,死者)和其他5个小孩,相邀到巴河边去钓鱼,在钓鱼过程中,张某踩上河边岩石上的青苔后滑入水中。8岁男孩张某和9岁女孩鲜某立即跳入水中施救,其余3人则朝公路上跑并大声呼救。在施救过程中,张某和鲜某不慎溺水死亡。; e1 _2 a- G; ~- o. H; v0 @
由于未成年人对救护并不了解,绝大多数时候去救伙伴,都是本着赤诚的友谊之情,没有做其他任何安危思考,而且,因为本身自己的力量的有效,对于超出自己能力外的救助也贸然去做,结果导致不仅救人不成,还搭上了自己性命,所以才有这样的新闻标题:《弟弟落水5岁姐姐施救 双双溺亡 》、《四个小孩 拉手救人不幸亡》。2 [3 E. s4 ^& y
鼓励政策让更多学生为分数甘冒风险,与认可规定的本意相悖8 T, A9 x4 m5 z0 V! A' i
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定的本意,并不是鼓励未成年人为了高考加分而去见义勇为,这只是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可。不管这种对见义勇为的事后认可多有必要、出发点多好,但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么就是加大了学生见义勇为的积极度,在高考加分的诱惑下,他们被推往了危险的境地。
/ C$ e, U7 b2 x' M  O; |# q因为见义勇为免不了出现各种意外,而高中生基本都是未成年人,他们首先应该学习的是怎么保护好自己,而高考涉及到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别说20分就是几分,也对许多考生来说都意义非,以高考加分鼓励见义勇为,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多的学生在见义勇为时更加奋不顾身,其实等于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 - Z) u) R6 S( u. I9 u
各地不乏削尖脑袋申报见义勇为的事例,路过报警居然也算
& ?# j2 a, T- U& j作为见义勇为高考加分的吃螃蟹省份福建,还规定父母见义勇为子女高考可加分,于是就发生许多为了高考加分申报N年前见义勇为的案例,因为不被认可,还有把上诉公安机关的,滑稽程度可见一斑。' Q5 t% k; f# ]
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会长李建生2004年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还说过这么一个事例,仅是一次路过报警,也被看作了见义勇为:“李建生告诉记者,一位政法委副书记散步时看见一群人打架,他报了警。因为有子女要参加高考,跑来申报见义勇为。李建生很明白,如果是以前,这位干部不会提出这个申请,因为有子女在上学,大家都是人,可以理解,也就勉强给他评了。
. v/ Z7 [  ?# E! R) s. J& P$ _) p $ F) h$ J. X0 ?7 n
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不宜过度奖励,不管是何种方式;也不宜过度宣传,不管表彰多么真诚。原因很简单:把要去见义勇为的孩子,想象是你自己的孩子就明白了。
1 z. A' F' P: ?
- A7 W8 f6 j( e&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