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聊城政务网讯 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贯彻落实“一区一圈一带”规划,聊城确立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区域一体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民生发展等六个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
将打造黄河天音风情区
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聊城将加快实施“万亿工业”战略、“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和“服务业倍增”战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强化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要打造四大全国最大的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八大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壮大一批实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
其中,将建设江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养老医疗服务基地。充分挖掘水文化、运河文化、阿胶文化、红色文化、名著文化等红色旅游资源,重点打造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黄河天音风情区、马颊林海度假区、东昌古郡游憩区等重大水文化旅游项目、休闲度假项目。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旅游骨干企业达到50家。
2015年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按照“一轴两河四城”的空间布局,推进东扩南展。高标准改造老城区、高水平建设新城区,全面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重点抓好“五环聊城”建设,即五年内建成环城水系、环城林带、环城花带、环城公路和环城高速;重点建设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2015年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加快实施市民活动中心、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改造提升市城区通往各县(市)城区的公路交通网,构建高标准的“半小时生活圈”。
打造聊茌东“大三角”
把打造聊茌东“大三角”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市开发区、高新区和茌平县、东阿县资源整合,以东昌路向东延长线为东西主轴、位山灌区一干渠沿岸道路为南北主轴,构建聊茌东大三角地带基本框架。
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将其建成山东西部最具活力的“转调创”实验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三化”协调发展实验区。
茌平、东阿定位为聊城的卫星城
加快县(市)区和小城镇建设。茌平县、东阿县定位为聊城的卫星城,加快撤县改区步伐,实现与聊城市中心城区对接;临清市、高唐县、阳谷县积极打造“运河名城”、“书画名城”和“水浒名城”,形成中等规模城市;冠县、莘县走“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路子,建设中小城市卫星城。到2015年所有小城镇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到2020年达到2万人以上。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农村社区达到810个,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
加快推进京九高铁建设
以实施“5521”工程为重点,推进交通一体化。力争到2020年,聊城市列入“一区一圈一带”规划的重大交通项目全部建成,构筑起立体大交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主动对接济南,加快推进聊城至济南城际铁路、聊城至济南一级公路建设;主动对接泰安,加快推进聊泰铁路、青兰高速聊泰段建设;
主动对接济南、郑州、濮阳、新乡,加快推进郑州经聊城至济南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并争取与济青高铁无缝对接;
主动对接德州、菏泽,加快德商高速、朝城至南乐高速、德州经聊城至郓城高速公路建设;主动对接邯郸,加快推进青兰高速聊城至邯郸段建设;
主动对接石家庄、邢台,加快推进京九高铁、聊城至石家庄铁路建设;
主动对接德州,加快推进京杭运河复航、徒骇河通航,建设聊城港。
加快推进聊城军民合用机场建设。
推动重点院校发展 打造鲁西大学城
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初步建成惠及全市广大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就业模式,增加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及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建设聊城大教育体系,支持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最大做强,大力推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财经职业学校等重点职业院校发展,打造鲁西大学城。
筹建聊城大学科技园
依托聊城大学招才引智,筹建聊城大学科技园,推进实施“聊城大学服务聊城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海外高层次留学归国创新创业园。
到2020年,新增博士后流动站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家。
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把市高新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主战场,支持市高新区设立研发机构、建立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把高新区打造成为聊城市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区、创新人才汇集区、科技成果转化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效财源建设示范区,创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推动居民日常生活“一卡通”
推进信息一体化。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济南、泰安、德州、菏泽等市共建高速互联网络。
加快“数字聊城”、“智慧聊城”建设步伐,与“数字中国”、“数字山东”有效对接。
推动与“一区一圈一带”其他城市共建共用电子政务、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居民日常生活“一卡通”,实现信息资源互联共享。
(记者 谢晓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