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2|回复: 0

聊城五措施融济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0 09: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显海 于 2013-11-20 09:48 编辑

                                                                          聊城实施五大措施紧密融入济南
                                                       “聊茌东大三角”将作为济南协作试验区进行开发建设

      
       据聊城新闻网转聊城晚报讯   济南有济南的优势,聊城有聊城的优势,两地合作互惠互利,但聊城受益更大。济聊一体化发展,将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使聊城与济南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在一体化推进中,聊城“聊茌东大三角”将作为济南协作试验区进行开发建设。
  根据安排,聊城将在与省会济南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链接、要素市场、生态共建五个方面强化对接与融合。
  济聊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用三到五年时间,把济南各类金融机构及服务中介机构引进聊城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进两市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整合、对接、延伸和开发;利用我市与济南“一小时生活圈”和未来“半小时生活圈”的便利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做好物流园区、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对接。
  聊城市发改委副调研员李培荣说,济聊一体化发展,济南市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了很大兴趣,聊城应该更积极主动地融入济南服务省会,这也是我市实施“东融西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规划对接
  聊城“两县四区”纳入济南紧密圈层
  济聊一体化发展,将坚持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为指导,聊城将充分发挥空间、资源等特色优势,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按照主动融入、全面对接、优质服务的要求,全面加强与济南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
  聊城依托济南的龙头带动,实现跨越发展,两地最终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李培荣说,谋求济聊一体化发展,规划必须先行。
  根据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战略,两个城市立足功能定位、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与资源条件,按照功能协调互动、产业相对集聚、操作适度弹性、生态环境和谐的布局原则,统一编制济聊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
  茌平、东阿和东昌府区、开发区、高新区、江北水城文化旅游度假区“两县四区”将纳入省会济南紧密圈层进行规划布局,主动承接省会济南各方面的辐射和产业转移,密切经济协作,促进错位发展,将该区域作为聊城市融入济南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实现空间布局对接。
  各专项规划对接方面,如,聊城编制交通、水利、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时,积极与济南市有关部门搞好对接。通过规划编制对接,合理布局区域性基础设施,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2 交通对接
  争取济聊城际铁路作为省级首条启动
  济聊一体化发展,将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的原则,发挥政府推动作用,重点加强规划引导、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重点推进重大项目一体化建设和市场主体间的融合发展。
  重大项目一体化建设就包括济聊基础设施一体化,做好交通对接。如,加快建设济聊城际铁路。聊城恳请济南市牵头组织济聊城际铁路预可行性研究编制工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重点研究聊城经长清至济南西站和济南站的CRH动车组开行问题,以打造聊城与济南的“半小时经济圈”,奠定郑济客专通行的基础,满足两市群众开行济南至聊城快速直达列车的热切期望。
  同时,两地共同争取将济聊城际铁路作为省级启动的第一条城际铁路,最大限度争取省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和倾斜。
  交通对接,包括加快建设聊泰铁路:聊城恳请由济南市牵头,组织聊城、泰安两市及项目单位成立项目推进建设小组,共同做好国家铁路总局、省发改委和济南铁路局的汇报工作,加快许可、立项批复等方面工作的推进,力争明年实现开工。
  还包括搞好公路路网对接:聊城恳请济南尽快开工建设省道105(济聊一级路)长清黄河大桥及济南段,争取2015年全线建成通车;论证建设我市牛角店与长清孝里一级公路,从省道105济聊线牛角店向东,过黄河浮桥,与济南孝里连接;探索济南、聊城之间的城际交通实行公交化运营模式,实现两市城际公交一体化。
  在信息一体化方面,两地将探索共建高速互联网络,共同开发综合信息交换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两市电话区号、移动网络统一。还将推进两市主要经济社会数据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 产业对接
  输出聊城绿色食品 引进济南金融、服务
  济聊一体化发展,将坚持紧密协作、互利互惠的原则。聊城与济南建立紧密协作关系,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注重双边需求,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李培荣说,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济聊一体化发展产业对接,在三个领域加强合作将大有可为。农业领域,聊城可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建设济南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依托聊城市农产品交易中心,围绕粮食、蔬菜、畜禽、果品四大产业生产及精深加工,划定特色农业突出的县市,采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与济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各超市对接,为济南市提供绿色、安全、优质的农副产品。
  在工业领域,两市关联度较高产业之间可以强化合作,鼓励竞争性强的产业重组、联合,鼓励互补性产业合作共赢,重点推进聊城汽车企业与济南重汽、聊城金属板材企业与济南钢铁等重点企业合作。
  在服务业领域,济南有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用三到五年时间,济南各类金融机构及服务中介机构可以引进聊城设立分支机构,把聊城建成金融次中心城市。另外,利用两市“泉城”和“水城”的城市品牌,可以共同做好“水”文章,积极推进两市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整合、对接、延伸和开发,共同打造“山泉水圣”精品旅游线路。依托聊城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和济南航空口岸优势,重点建设十大物流园区,全力打造济南货物发往河北河南的商贸物流仓储基地。利用我市与济南“一小时生活圈”和未来“半小时生活圈”的便利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做好与济南家政服务业、生命健康业的对接。
  4 要素对接
  引进驻济高校 鼓励高校学分互认
  济聊一体化发展,将坚持科学运筹、务求实效的原则。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创造融入合作的条件,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李培荣说,要素对接,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就是找切入点、突破口。根据建议方案,两市要素对接,目前包括6个方面:
  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合作,建立两市专家资源库,构建高层次人才交流通道,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共同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科研中心、企业研发机构等,促进科技创新。
  全面开放两市劳动力市场,建立两市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布制度、供需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开放。通过搭建就业培训和指导、劳务中介和输出等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平台,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实现两市劳动就业手续互认和劳动力的无障碍流动。
  加强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驻济高校来我市联合办学或设立分校,鼓励两市高校学分互认;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实现与济南高校和大企业联合办学,为济南大企业订单式培养高级实用人才,鼓励两市职业学校共享实训基地和大型实训设备。
  建立两市新闻媒体长期合作交流机制,广泛宣传两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会发展等。加强两市间的文艺出版、文化文物、等方面的合作。
  推进两市医疗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在我市开办分院,或与我市联合建设新医院。建立两市医疗专家常驻制度,推广远程医疗,不断提升我市医疗水平。实施东阿县人民医院扩建工程,配备高档康复医疗设施,将东阿县打造成环境优美的济南西部康复医疗基地。
  5 环保对接
  共同治理两市边界大气污染
  聊城、济南有很长的边界地带,中间只有黄河相隔。相近的地域,决定了两市生态环境联合监管的必要性。济聊一体化发展,就要推进生态保护一体化。
  两市将共同治理突出的区域性、流域性环境污染问题:建立跨行政区域污染事故的应急协调处理机制,搞好重点河流水环境保护和联合整治;建立危险废弃物处置机制,实行两市危险废弃物处置单位资质互认,及时进行危险废弃物越界转移治理,优先就地就近处置;建立大气污染联合治理机制,共同治理两市边界的大气污染。
  推进生态保护一体化,还包括加强生态林业体系建设,在黄河、大型河道沿线和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加大水土保持力度,种植生态经济林,建设纵深绿色长廊,优化生态环境。
  根据安排,作为济聊一体化发展的先行措施,我市“聊茌东大三角”将作为济南协作试验区进行开发建设。以聊城、茌平、东阿大三角地区为依托,建立聊城服务省会融入济南共同发展的协作试验区,启动建成一批互利共享的重大基础设施及产业工程项目,尽快实现交通、通信、生态建设等一体化发展。把“聊茌东大三角”纳入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的紧密圈层来对待,建设济南西部产业转移承接和文化旅游协作区。同时,济南和聊城协议合作的一些内容,均可以放在这个地区先行先试,试验成功之后再全面推开。
                                                                                                         (记者 林志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