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0|回复: 0

媒体曝光国内电梯维护乱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1 14: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人正在维修故障电梯。

出事电梯已停用 据《京华时报》。


  近年来济南也曾发生多次电梯故障事件,虽然故障概率较低,没有造成严重伤亡事故,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电梯安全问题,而这与背后的维保问题密切相连。昨天,记者调查发现,当前省城电梯维保行业存在无序竞争现象,低价揽活维保难以确保质量,还有的使用单位为降成本,延迟续签合同。

  低价揽活

  每月200元几无利润

  不少单位仍然抢着干

  记者从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了解到,目前济南电梯共有1.3万余部,占全省的六分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翻升。目前,济南有资质备案的维保单位约有六七十家。

  按照山东省地方性强制标准《电梯维护保养要求》,这些维护单位主要负责电梯的清洁、润滑、调整、检查等工作。有从事电梯行业20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今行业内竞相低价揽活的无序竞争情况严重。

  “早些年,电梯行业内仅靠产品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但现在,电梯产品的利润空间趋薄,电梯的售后维保实际上成为主要的获利点。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进入维保方面展开竞逐。”这位业内人士说,如今靠低价揽活的情况在业内并不鲜见。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部电梯正常的一年维护费用在3600元至4000元之间。但记者询问了多家维保单位,发现有的已经把维保价格压低到了一年2000多元。“按照规定,电梯每半个月就要进行一次维保,此外还有月维护、半年维护、一年维护,其中的维护项目不尽相同。”有从业人士说道。

  按照《电梯维护保养要求》,垂直电梯半年期的此项维护保养内容达到50多项。一位维护单位的人士说:“如果电梯一年维护费只有2000多元,说实话我们基本上赚不到钱,但如果你不做就有其他人做。”记者算了算,电梯维护费如果一年只有2000多元,平摊到每个月只有200元的维护费用。

  多家受访的维保单位人员都向记者表示,有时揽下一个活,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空间,但如果放手就有别的维护单位抢去。

  上门维护

  价格压得太低多应付

  维保往往“走马观花”

  “现在我们也很头疼,我们很少有机会来维护保养自己生产的电梯……”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奥的斯青岛分公司有关工作人员如此表示。

  在济南历山路附近的一栋写字楼,其所安装的四部电梯均为奥的斯所产,而电梯内检验标识上标明,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也是奥的斯济南分公司。对此,奥的斯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因为现在电梯使用单位在寻找维护保养单位时,更注重服务价格,“谁的价格低,使用单位就让谁来维护保养”。

  该工作人员认为,这就意味着维护保养单位为签合同,会不断地往下压价,展开“价格战”,最终拿到合同的那家,可能在实际的维护保养过程中很难按照要求来做,比如维保的周期、维保所使用的零部件等,在这些方面就有可能“偷工减料”。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维护单位不愿承认的一个现实情况是,在低价维护费用面前,他们维护的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电梯的安全性非常高,一般的故障、事故概率较低。像电梯机房、轿厢的半月、一月维护程序,普通人根本不了解。“维护人员究竟是精心察看,还是走马观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责任心。”

  内部透视

  一方为省钱、一方为揽客户

  双方间达成维保“默契”

  在省城西部一小区,记者注意到有住宅楼的电梯没有张贴有质监部门的安全检验标志,在通往地下车库的电梯内,检验标志的截至日期是今年的1月份,并且还是复印件。

  济南市质监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两个可能,第一,电梯已经经过检测,使用单位未及时更换检测牌;第二,使用单位未及时报检。

  质监部门的年度检验尚能展现,但维护单位半月、一月维护却难以为人所知。记者发现,除电梯维保单位之间的“价格战”让电梯维护保养服务“缩水”,个别电梯使用单位也会耍一耍“ 小聪明”,通过延迟续签合同的方式,降低电梯维护保养的成本。

  济南市民陈女士在一家小型写字楼上班,楼上只有一个小型电梯,每次装不了几个人,而且时常出现“咯吱咯吱”的响声,有一次,陈女士特意留意了下电梯上的维保标识,按照上面留的电话打了过去 ,不料,得到的答复是,电梯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合同已经终止,使用单位没有续签合同,也就是说 ,近几个月,电梯都没人维护和保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陈女士所在写字楼这种状况,并非个例。“这些电梯使用单位,每次电梯维保合同到期后,都延迟一段时间续签,这样一来,他们可以节省出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业户的安 全没法得到保障。”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还有个别的维保单位与电梯使用方之间有着“默契”协定,合同里该半月期的维护延长至一月维护或两个月维护,以这种方式降低维护成本。

  人才短缺

  工作辛苦 待遇一般

  专业维保人员比较少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在电梯维保市场,除了恶性价格竞争、行业管理无序外,专业的维修保养人才短缺也是一大弊病。曾经干过电梯维保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工作每天来回奔波,很累,再加上待遇一般,自己干了半年受不了了,就辞职了。此外,记者了解到,一些电梯维保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就雇用无证人员上岗,即使有了上岗证,很多人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多种因素造成行业专业人才缺乏。

  监管空白

  给“偷工减料”留了口子

  维保进度最好能够公示

  记者采访时获悉,对于维保单位的市场准入资质,需要有关部门的备案审核。但维保中的工作进程、维护质量,却难以做到实时动态监管,这也是维护上有的单位敢于“偷工减料”的重要原因。

  在维保单位大打“价格战”的背后,记者获悉,质监部门对这种市场行为也没有处罚权限。

  不少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对维保单位加强管理。“像半月维保、每月维保的事项、进度,能否向公众公布。”居民许先生说,很简单的方式,就是把维保的进度做成标志贴在电梯里即可。并且,下次维保的时间、人员也予以公示,这样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的维保,能够保障工作质量。

  业内说法

  电梯有“绿证”并非就安全

  北京扶梯事件,使电梯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昨天,记者获悉目前我省共有电梯7万余部。有专家告诉记者,许多人有这样看法,觉得电梯这样的特种设备经过检验后贴上“绿证”就可确保安全,这样的看法并不科学,“电梯安全,检验固然重要,维护保养也是关键”。

  昨天,记者在街头采访时,许多居民都有这样的一种看法,觉得电梯里只要有“安全检验合格”的绿证,就认为电梯在日常使用上足够安全。而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这一看法并不科学。

  据专家介绍,特种设备检验系法定检验,只对检验当时的检验结果负责,对当时电梯检出的各种缺陷作出判断或处理。检验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力。而使用管理是长期的、实时的,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这位专家指出,尽管有关法规明确规定:电梯必须一年进行一次安全检验。同时应当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维保。但有的电梯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维保,或者维保质量不过关,这就会给电梯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此外,某些电梯事故的发生与乘客的不当操作有很大关系,如习惯性乱按电梯按钮、载人电梯当货梯用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