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8|回复: 0

冠县三个村庄的用电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9 06: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要] 冠县位于鲁西欠发达地区。店子乡电器经销商董瑞祥深有感触地说:“我这个连锁店能保住,也是沾了供电公司的光。冠县供电公司负责人回应说,在宏观调控下,经济将很快回暖,崔庄村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很大。
     冠县位于鲁西欠发达地区。冠县供电公司立足实际,坚持“先行一步,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该公司建成电气化村460余个,80万人过上幸福生活。10月中旬,我们走访了冠县,感受电气化带来的新变化。

  家电销路好

  在店子乡赵固村,崭新的电杆、整齐的电表箱映入眼帘。在电工的引领下,我们来到即将为儿子办喜事的魏风齐老人家。

  “托农网改造的福。以前俺村谁家娶媳妇都犯难,电压不稳,连喇叭都不响,家电成了摆设。自从农网改造后,空调、冰箱、电脑该置办的俺都给孩子置办了。这么多电器一起用,也甭担心电压低。”魏风齐说。

  店子乡电器经销商董瑞祥深有感触地说:“我这个连锁店能保住,也是沾了供电公司的光。2009年,我开了这个家电连锁店,当时只考虑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电下乡惠民政策出台,却忽略了低电压问题。原以为生意会很红火,结果用电量大的冰箱、空调根本卖不出去。”幸好赶上店子乡农网改造,董瑞祥扭亏为盈。现在家电供不应求,董瑞祥正打算扩大规模。店子供电所所长赵建松说,2010年年底,全乡28个村的农网改造完毕,加工业、副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现在,80%以上的人家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用电“卡脖子”、低电压现象一去不返。

  浇地更方便

  “你受累了,咱家这10多亩地你是咋忙过来的?今年又是大旱,光浇地一准累得够呛。每次打电话,你都跟俺说现在浇地自动化了,一抬手的事。”刘屯村村民刘洪民见到妻子,自责起来。

  刘洪民年初就外出打工了,本打算麦收赶回家,但工地忙,妻子多次说现在浇地方便,不像以前全靠男劳力了,于是他前不久才回家。妻子见刘洪民不信,就领他到自家地头,在智能灌溉装置旁对他说:“这叫‘井井通’,春节刚过,附近这些村就进行了农网改造,供电所给咱们的地通了电,安装了灌溉装置。今年多亏了它,庄稼一点没减产。浇地时,拿着电卡往这一刷就出水了。咋样,俺没骗你吧?”

  近年来,清水镇外出打工的男劳力越来越多,家里只剩下妇女孩子。针对这一情况,清水供电所积极向冠县供电公司进行了反映。该公司迅速启动“井井通”工程,安装自动灌溉用电装置180部,实现了售电到井口,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强了农田抗旱能力。目前,冠县“井井通”覆盖的农田近5万亩。

  产业升级快

  清水镇崔庄村是一个轴承加工专业村,全村100余户农民从事轴承加工。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崔庄村经济陷入低谷。冠县供电公司却在该村实施了电气化建设,新增变压器7台,架线4900米。

  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经济形势不明朗,电力改造是否会造成资源浪费?冠县供电公司负责人回应说,在宏观调控下,经济将很快回暖,崔庄村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很大。

  2010年下半年,崔庄村轴承加工业恢复了活力,而且新增客户80余家,用电量同比增长65%。许多加工户说,如果没有充足的电力,我们只能“望财兴叹”了。

  在可靠电力的保障下,崔庄村产业结构悄然转变。过去,轴承锻造加热工序采用燃煤炉居多,既污染环境又浪费原料。目前,许多加工户安装了中频电炉,实现了“零排放”,节约了20%左右的原料。“原来手动车床占99%,现在自动车床达99%,效率提高40%以上。”加工户轩学良说。(靖福庆 张春卉 陈汝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