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 F7 j0 k* M: m4 D' E
* h2 P7 x/ G8 d/ ^/ o- p# L
5 |7 H$ X' B, T' R730”专案组查获的毒品。5 l7 |8 x+ @1 x: i0 C. L" r
& k; A3 a/ U9 M8 p) x譚力仁
1 D ~4 e, l8 z$ e$ Q6 ?# L制贩毒团伙成员多为刑满释放人员,涉案人数有46人,骨干成员达25人。这些团伙既独立运作又相互勾结,交叉控制着上述大西南片区的毒品运输和销售渠道。此外,他们还为14个重要黑社会性质团伙提供枪支器械和毒品经济支撑,违法犯罪活动涉及制贩毒品、私藏枪支、聚众赌博、故意杀人等
2 V3 N, {$ T3 L* c" R: c0 R 到目前,警方已查封地下毒品加工厂两个,破获系列案件23起,查获晶状体冰毒8.4公斤、稠状体冰毒110公斤、液体冰毒950余公斤,经公安部对冰毒纯度鉴定为160公斤。此外,查获麻古3000粒与部分海洛因,收缴毒资600余万元,冻结房产10套* Y3 y! z8 _7 a5 \# ^4 J5 R* H
今年1月6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核准:重庆头号大毒枭敖兴满犯贩卖、运输毒品罪,故意杀人罪决定执行死刑,敖兴满的同伙周光全犯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决定执行死刑。当天,同样被核准执行死刑的还有他们的“保护伞”——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原副总队长罗力。% D3 `% A1 I$ N2 }) {
近日,重庆警方“7·30”专案组成员首次亮相,向《法制日报》记者披露了打掉敖兴满特大涉黑涉毒团伙的全过程。) I- X b! d! M. L# q6 o( s
“贩毒时间很长、涉案地域极广、团伙成员众多、查获毒品数量巨大。”专案组负责人说,从1995年起到2009年覆灭,以敖兴满、谭力仁为首的两大制贩毒团伙长期盘踞重庆,控制大西南片区的毒品运输和销售渠道,在重庆地区运输、制造、销售的毒品达几千公斤。/ q5 j9 p6 m l; ^+ p( l
毒枭为马仔立“忠义”墓碑- p+ T3 R; R+ S
出生于1955年的敖兴满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非常精明,江湖上绰号“老特务”。在重庆“黑道”上,说“敖兴满”也许有人不认识,但提到“老特务”则无人不晓。) r+ E" ]& u) Y) [* B. A: ?. x: A. T
1983年,29岁的敖兴满因犯抢劫罪、流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于1996年3月刑满释放。
6 }4 \( A' |( Z* H- l 刑满释放后的两三年里,敖兴满开始接触毒品,在社会上渐渐结识了一些人,这些人包括日后负责“引荐介绍”的周光全、“忠心耿耿”的马仔周渝(2001年“国际禁毒日”被执行死刑)、“另起门户”的毒贩谭力仁以及“保护伞”——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原副总队长罗立等人。( h+ x' H& \4 }- y; P
1999年年底,通过周光全的“引荐介绍”,敖兴满在深圳某酒店和胡杰共谋运输、贩卖海洛因牟利。3人一拍即合,商定由胡杰将毒品海洛因从缅甸走私入境,以每件6万元(每件约700克)的价格卖给敖兴满和周光全,从而建立起毒品走私、运输、贩卖交易网络。" b- }# N, C# G
后经警方查证,敖兴满等人的毒品交易每次不下50公斤。敖兴满将到手后的海洛因全部交给其下家周渝贩卖牟利,贩毒利润由敖兴满和周光全均分。从此,敖兴满开始“发迹”。
0 m- a5 p* f9 a. e. ~1 ~ 为得到所谓的“平安生活”,敖兴满以金钱、女色及其他各种手段拉拢、腐蚀一些意志薄弱的民警,以此来保护和掩盖他的犯罪行为。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原副总队长罗力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z1 l8 |( S/ m0 W
2000年6月9日晚,重庆市公安局禁毒处在沙坪坝区一租赁房内查获毒品海洛因50792克,敖兴满的马仔周渝被抓获。敖兴满、周光全潜逃。
1 \7 r2 U3 Z5 O3 @, G 因周渝被抓后未直接供出敖兴满,加之罗力在敖兴满逃亡期间给他通风报信,敖兴满一路逃至青岛,不久便接到罗力“放心返渝”的回复。# a( N; |7 C. ~0 l1 P; v2 ?/ D
事后,敖兴满为“感激”周渝,还立了块墓碑,上写“忠魂上九霄,美名传千古”。其实,在周渝的供词中,曾提到敖兴满的特有外号“老特务”。
% m3 L% f9 v6 g( h% f 经历这次“挫折”后,敖兴满“重操旧业”,继续贩卖毒品。为获取更大的利益空间,占领更多更广的“市场”,在和其他制贩毒团伙产生利益冲突后,敖兴满又采购枪支、雇凶杀人来清除异己。' y. T# L% b% s2 K8 P8 Q
2009年8月,敖兴满因涉嫌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枪支弹药被重庆警方刑事拘留。同年9月,经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依法执行逮捕。; P+ \3 W4 a; Y% N7 ?* t! u
“儒商”求学3年专攻制毒3 h! B+ t7 r& u6 s) E
在敖兴满特大涉黑涉毒团伙中,有个不能不提的人——敖兴满的合伙人谭力仁。
, ]9 W( K9 W- H 谭力仁1967年生于重庆,曾因犯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1998年刑满释放后,他认识了敖兴满。在毒品贩卖方面,两人有着“师徒”关系。谭力仁长得白白净净,自称“儒商”。) C& z: s, a; y- S$ w5 u" q8 Q- p
2000年,敖兴满在走私运输毒品时被广西铁路公安抓获。谭力仁感觉敖兴满必死无疑,便大胆将敖兴满在重庆囤积的毒品取出,私自贩卖。不曾想到,敖兴满最后取保候审返回重庆,两人从此闹僵。此后,谭力仁开始“自立门户”,亲自到云南联系毒品卖家。其间,谭力仁在某娱乐场所认识了服务人员严昌凤。
9 B8 p1 {, C) F5 M 在贩毒过程中,谭力仁觉得从源头上生产出的毒品质量最好,也不用担心运输、销售等环节的麻烦。为此,他四处求师学习制毒工艺。谭力仁在中缅边境学了近3年后返回重庆,开始物色地点、组办工厂、采购原料,筹备自己的制毒大业。
% I7 i/ W, ~2 T& \. [3 p 2008年9月,谭力仁安排严昌凤等人在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某租赁房屋内制造冰毒。2009年5月11日,附近的村民闻到气味不对,并且每天都有机器轰鸣声,于是到当地派出所报案,称“有制造假烟”的不法活动。1 T& p' {% `$ q$ s
派出所人员赶到现场后,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李顺平,查获大量制毒工具。而严昌凤发现有身穿制服人员敲门时,便从后墙逃走了。案发后,警方成立了 “5·11”专案组,组长正是罗力。当时,罗力以一个很牵强的理由,阻止办案人员网上追逃谭力仁。但办案人员觉得此事蹊跷,后来瞒着罗力在网上对谭力仁进行追逃。
$ m/ b! _2 t A2 a 2009年7月9日晚,警方在重庆江北机场将谭力仁抓获归案。当天晚上零时左右,罗力单独提审了谭力仁。
( X* f, `- @: a 据专案组负责人介绍,在沙坪坝禁毒分队,谭力仁问罗力:“现在该怎么办?”罗力回复:“喊你娃不要跑,你还要坐飞机。哪个办?只有刚起。”, \! D* K& j, s; P1 `% R y% U
在罗力授意下,专案组从谭力仁口中得不到任何信息。突破点只有严昌凤。
; Q3 Q6 E8 r4 L 2009年9月1日,民警发现一名可疑男子,通过对他的盘查,在重庆沙坪坝区另外一个租赁厂房内发现了大量冰毒。而该冰毒制造厂正是由谭力仁以养狗的名义建造的。专案组根据线索,查明了严昌凤的藏身之处。
( y' o( K4 Z, J- n; q+ `! H 至此,警方掌握了谭力仁全部违法事实证据,并将攻坚方向转向了罗力。0 V" z3 ]# `9 e( ]4 [. L
+ {1 M( \: k& g5 S 原禁毒副总队长的黑白人生3 ]% W3 L- Q. H& |' Z$ Q Z
据公开资料显示,罗力可谓是重庆警界的标杆性人物。他1986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参与侦破毒品案件2000余起,缴获毒品海洛因500余公斤,毒资上千万元,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8次。. D! {+ R) `4 o# q
但是,在这一系列耀眼光环下,却掩盖着罗力另一面阴暗人生。
9 M; m. C) [5 L# i# V' M2 c6 W/ C" J 罗力还是一名普通民警时,在办案过程中结识了敖兴满、谭力仁等人,并逐渐与这些人成为“朋友”。) R/ C- j2 u. g" {; e0 p
2001年,毒贩张灏因马仔被抓,怀疑罗力故意整他,遂以装疯方式住院。在精神病院,张灏以告发罗力相威胁,要求罗力继续为他的毒品生意做“保护伞”。: m ]6 ^7 e& _. Y6 w' G% P! j
看到情况不好控制,罗力认为张灏早晚是祸害,于是叫敖兴满解决此事。为了“报答”罗力对自己的“关照”,同时消除异己,敖兴满答应摆平此事。
5 I0 @% r! S1 w3 s 2002年7月13日凌晨,敖兴满派手下在张灏家附近守候,对刚下出租车的张灏连开3枪,致其当场死亡。此事过后,罗力与敖兴满“合作”更为紧密,罗力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向敖兴满等贩毒分子通风报信,让公安机关精心准备的抓捕方案形同虚设,使犯罪分子一次次逃避打击,长期危害社会。
$ A2 E1 }/ v9 L% X$ ] 当然,为了更好利用罗力这层关系,敖兴满和谭力仁也会为其提供一些线索,让罗力自导自演破获一些毒品案件,让他在政治、利益上“双丰收”。罗力曾说:“自己知道80%的毒品市场被这几个毒枭占据,自己认识毒品市场上80%的贩毒人员。”) L& y* z) C: _
谭力仁被抓后,专案组与多个部门协作,将重要证据一一获取。
5 x; q5 r* w, U f2 l 2009年10月22日,罗力被依法执行逮捕。& l! j E7 `0 W' a& _4 m8 F* |% R
/ x' F8 [, b2 T8 y -案意点击& {6 H1 l: h5 B! r' z4 O
以敖兴满、谭力仁为首的毒品犯罪团伙成员因犯罪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而作为人民警察的罗力,因没能抵制金钱和享乐生活的诱惑,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最终也断送了自己。# m3 j8 o; E9 q( _! r+ X! S
打击毒品犯罪,不仅要打犯罪链条的“末端”,更要从制毒、贩毒的源头如资金运作等方面进行打击。制贩毒牵涉多个领域,靠某一个职能部门打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共同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强大合力。同时,也要加强法制监督,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将政策、机制落到实处,做到“真抓、实抓”,避免“罗力”再次出现。 4 z% Y. \' b- v' [' n# u; n+ a& ^
4 H. \5 X: S0 Y' [, b5 U+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