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回复: 0

花甲老人拾荒供孙女上学 称不想给政府添麻烦 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0 23: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O9 X* X% o7 x6 j  X+ r2 I7 k8 T9 ~/ ~

# ?$ g. F7 h* ]/ m8 P: X' v# b
赵大娘老两口和小孙女就生活在这样的小屋里。金玉 摄
在(长春)繁荣路与南湖新村东街交会处南侧,有一处拆迁的棚户区,仅剩散落的几户人家没有迁走。赵大娘老两口和他们7岁的小孙女就生活在这里。小屋里搭着木板铺,铺上堆满了杂物,只留下睡觉的一小块地方。赵大娘告诉记者,这个昏暗的小屋子每月租金130元。
老两口拾荒维持生计
记者来到昏暗的小屋时,只有赵大娘一个人在家。“老伴出去干活了,孙女在幼儿园,我今天不舒服,在家歇一天。”赵大娘告诉记者,老伴今年68岁,姓夏,夏大爷在繁荣路上一小区当清洁工。为了多赚一点钱,他常趁清扫的空档,到附近已经拆迁但还未重建的废墟里找寻可以卖钱的钢筋铁块,如果能从地下刨出几段背回家,那是夏大爷最高兴的事。可是为了刨到这些卖钱的钢筋铁块,夏大爷常常要刨很久,才会收获一小段。
记者了解到,赵大娘比夏大爷小一岁,是这个城市无数拾荒者中的一员。每天清晨一两点钟,他们就会走出家门,在路边垃圾桶、垃圾堆里寻找可以卖钱的塑料瓶、纸壳、丝袋。“塑料瓶一块多钱一斤,捡大半丝袋子才能卖上一斤;纸壳一斤三毛钱,丝袋子一斤三毛钱。”这些价格赵大娘背得很熟。“好捡吗?”记者问道。“唉,不好捡哪,有时候人家根本不让翻。上次我看有个垃圾堆里有装砖头的丝袋,就把砖头瓦块倒出来,可沉啦,可就为了那几个丝袋子也得干。袋子用水洗干净,能卖两毛钱呢。”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的赵大娘告诉记者,这样干一个月能赚五六十块钱。
如此辛苦只为让孙女多识几个字
记者注意到,说到自己和老伴的辛苦,赵大娘都很平静,但是一说到小孙女,老人家就忍不住哭了。“孩子她妈在孩子1岁时就走了,孩子的爸爸到处打工,身体还不好。去年他在沈阳好不容易干了一年活,结果还被骗了,老板没给一分钱就走了。现在这孩子只能跟着我们过了,爸妈都不管了。”赵大娘告诉记者,小孙女今年7岁,还在上幼儿园。每个月300元钱的学费让赵大娘老两口一筹莫展。“这学期第一个月的学费勉强才交上,第二个月的已经欠了快一个月了,钱到现在还没有凑够呢。老师知道我家的情况也不追着我们要,可是总这么欠着也不行啊。”赵大娘说,她和老伴怎么辛苦都不怕,为的就是想让小孙女多识几个字,以后不要再吃没文化的苦。
不想给政府添麻烦
一定让孩子读好书
“如此艰难的生活怎么没有向政府求助呢?也许还会有好心人帮助你们呢?”得知赵大娘和老伴的难处,记者问道。
“也有人劝我们找政府,到时能有一点补助,好赖够孩子上学的。可是咱也没给社会做啥贡献,咋好意思给政府、给那些好心人添麻烦呢?”赵大娘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在记者走出小屋时,小屋的门外堆着赵大娘捡回来的破烂,和昨日夏大爷用差不多一天时间刨下来的几段钢筋铁块。赵大娘的口中一直和记者念叨着,“我一个大字不识,不能让孩子跟我一样,我们老两口一定要让孩子学好习,读好书。”(
* P9 ?+ Z, l& c2 O) R2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