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6|回复: 0

家乡的特色小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1 18: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批果子
  聊城传统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种油炸的小食品,因炸制成的果子分成八条,两端相连,为椭圆,口感酥脆,尤以东关街的知味轩的最为正宗,好吃,配以该店特色的甜沫,豆浆等汤,更加美味
  老豆腐
  高唐名吃,又称豆腐脑。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别具风味。其特点是: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老豆腐用精选的上等黄豆制作。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照晒的储存水(净化的黄河水最好)中浸泡,待碾碎的黄豆涨足后,用石磨磨成浆。经煞沫、过包(滤渣)后,入锅熬成豆汁,退温后装入桶或缸内,点入石膏,封口20分钟即成豆腐,加入卤和油等配料即可食用。爱吃辣者可放入油炸的红辣椒
  老王寨驴肉
  老王寨驴肉: 高唐传统名吃。高唐驴肉远近闻名,高唐尹集乡老王寨驴肉更佳,其驴肉加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当地人俗称驴为鬼,故称驴肉为“鬼子肉”。清末时曾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也曾作为贡品晋献朝廷。老王寨“鬼子肉”加工方法独特,药料齐全,工艺精湛。其产品呈酱紫色,清香鲜美,香而不腻,烂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压、滋补益身之作用。驴鞭称作“金钱肉”, 更具补肾壮阳之功效。当地人招待客人时有“无驴肉不成宴”之说。
  武大郎烧饼
  武大郎烧饼: 鲁西名吃。始源于北宋景佑年间。始称“炊饼”,后改称“武大郎烧饼”。因在《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扬四海。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造型美观,诱人食欲。多年来,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使之成为做工精细,香脆可口,便于携带,馈赠亲友之佳品。
  托板豆腐
  临清传统名吃。因卖主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制的长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称“托板豆腐”。在临清,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车、自行车或是肩挑的小担上,放着一大块用白布包着的颤悠悠、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男女老少争相购买。尤其是早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满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顾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黄豆,经脱皮、水泡后、磨成汁,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烧开,加卤水精心点制而成。其特点是白嫩、细腻、香甜,营养丰富,便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聊城呱嗒
  聊城呱嗒 聊城传统名吃。创制于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已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是—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馅料有肉类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在制作时,先用烫面和呆面,随季节变化按不同比例调制,卷以配好的馅料,两端捏实,轧成矩形,后放入油锅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适口,加之有馅有面,倍受群众欢迎。在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常年有设摊者供应。
  东阿豆腐皮
  东阿豆腐皮是当地一大名吃,尤以东阿县姜楼镇和高集镇的最为著名。东阿豆腐皮,均匀柔嫩、薄如蝉翼、色泽金黄、油光发亮,味道鲜美、质地细密。选用优质黄豆,采用传统制作工艺,先把黄豆打浆烧坯,然后过滤点浆舀皮。一锅舀皮七十多张,紧接着压水、扯皮、煮皮,做出的豆皮白生筋颤,薄的可当手绢卷起。取一片平铺在地上,任凭人踏车碾过去,仍会保持完好无损,如此韧度令人称奇。豆腐皮是做菜主料,炸炒凉拌均可,还可晾干常年存放、营养丰富老幼皆宜。东阿的豆腐皮作坊很多,据说东阿县高集镇程楼村是其发祥地,“高集皮子程楼的货”名扬四方享有盛誉。经常食用豆腐皮可以益寿延年,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
  莘县杂烩菜
  莘县杂烩菜是当地一道老少皆宜,工薪消费,一道必不可少的开胃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