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回复: 1

身体保鲜方法 每天午睡半小时可延缓衰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2 08: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的身体老了吗?是不是觉得青春在自己身上已经渐渐流走?找不到从前精神焕发的你,找不到那些不知疲惫的活力。衰老正在逐步瓦解你的美丽与健康!不过,不用怕,即使不能改变会变老的事实,但是却可以让它来的更慢!下面,来看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放你的身体保鲜呢?
; I" e, ?: G5 Z  B, X7 y+ [' u! _* q0 U. k, s2 F
    保鲜一:低温养生
+ N! i# H/ ]7 R) W* R4 B) I
7 d# U- ^" }" u: N    低温养生,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或者室温的适宜。目的在于让人体保持一个相对低温的状态,这样可以降低细胞代谢速度,进而延缓衰老的目的。其实,很多养生的书籍都倡导女性要保持体表的高温温度,以确保健康,但其实,女人更需要“低温养生”。因为女性属阴,包括女性体内的所有液体物质,如唾液、血液、消化液、眼泪、阴道分泌物等。所以更需要阴性物质的滋养。再者,女性很容易就出现阴虚,体现为手心、足心、心口发热等症状;而“低温养生”可使人体的体温降低,阴得以涵养,重新恢复阴阳平衡,阴虚所致不适感就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 w, @$ U6 i+ X" q
7 L5 i9 z1 J) ^8 K    低温养生的要义在于饮食方面:
0 c6 ~$ L* I  u* T  o) B
% q* Z& \3 F, |1 O: C5 \7 b    1.不要吃太过烫口的食物,食物的烹调温度以细火烹煮为佳,注意适当低温烹调。3 Q) ]8 X9 I- }

' o- B7 t) w& _    2.不要吃太过燥热的食物,三餐食谱向稍凉性食物倾斜。( q0 v  H  e9 u; A3 H$ y! r

4 h. K0 U6 ~6 Y9 D/ I3 a    3.节制进餐,饭吃七分饱。
7 m* I) v) I8 U/ j1 E; n) S" d/ F& N2 {( |9 s6 N
    4.喝水以凉开水为佳。每天注意补充水分。9 m6 D/ ^1 j9 V% @
: \& p: Y( Y* E2 C
    TIPS:但是低温养生并不就是要女性一直“受冻”,像这么冷的天,短裙丝袜并不就是“低温养生”。总结来说,平时要注意的是穿衣以暖为主,食物以阴性食物为主。这样才可以既健康又长保青春!1 O8 z9 X9 n$ K# h

* s; j2 N+ y& G, P$ M9 _    保鲜二:调动大脑的活力6 E* s* i/ b2 J- p
& j2 B4 y* K. Y# O. w. |
    女性的衰老,大肠、胸部、大脑这三个地方开始。大概在30岁左右,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就慢慢下降,逐渐失去应有的平衡,一些衰老症状也随之出现。我们的大脑也会开始衰老,重量也开始慢慢减轻。而离开了学校,放下了课本之后,很多女性都不会像以前一样深入地进行思考。尤其的一些家庭主妇,重复单调的家务活动已经泯灭了创造性思维以及降低大脑的运动速率了。; C7 c/ J) U! I0 [% h: {4 ^+ P

; t6 `5 f% o: d/ m3 c    保持大脑的活力,其实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
6 s+ f; T+ \0 h4 G! v" t1 l: c7 W, x
8 Z( M5 j2 r6 \4 a    1.利用牙齿的细嚼慢咽令大脑不老。因为牙齿咀嚼食物的时候大脑的血流量会明显增多,这样就能保证大脑供血量,保持正常的思维活动。) E( }1 @  f$ R! C  y9 R- r) H
' ~- I( i/ u; Q: D3 J
    2.增加兴趣爱好,比如学点乐器,这样能使大脑控制若干肌肉协调工作,是一种优雅的益脑锻炼。! W: [7 s( k+ c  P

% }# G$ y8 J( @# N' ]  K    3.日常的自言自语或者聊天都有助于刺激脑神经细胞间的联系、促进大脑思维、延缓大脑逐渐衰老,如同为大脑做“保健操”。
. ]9 M/ Y9 w& b* A) V
6 g& d1 E( z) w: m    保鲜三:早睡早起- P* u  F1 c+ P

1 F" K4 L1 I! R# J7 i! O5 N    睡眠无疑是最好的眼神方法了,同时也是最好的补充血气的方式。很多美女都是睡出来的。人在睡眠中,使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功能都处于平衡状态,充分的修养,有助于延缓衰老的到来。而相对地,熬夜就是衰老的催化剂,所以想要保持青春的美丽姿态,甩掉烦人的黑眼圈,就要保持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n6 p+ u6 N: b, _

0 N% R% ~3 T, X    但是睡眠不足会影响工作学习,影响身心健康,引发各种疾病,但同样睡眠过多也有害。早晨恋床不起的人,往往睡眠质量都不会很好,单单只是躺在床上东想西猜反而要消耗大量的氧、葡萄糖、氨基酸等大脑能源物质。这样会引起大脑营养不足、乏力、精神萎靡等等,久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 p, j8 P1 @# F+ x

2 a( |, }% x+ F& }3 c5 P    睡懒觉的坏处其实是很多的。很多时候,由于夜间睡觉关闭门窗,早晨卧室内空气混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粉尘微粒等有害物质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增加。此时若闭门窗贪睡,无疑会受污浊空气的影响,对感冒、咳嗽、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患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免疫功能。不妨早晨起早,做一点运动,吃一个营养丰盛的早餐,这样可使免疫功能得以有效地调节和改善。也更有利于保持机体的活力长存。
7 Z" t/ z" s; u' h+ ]( p3 e: L1 v0 \3 a6 i0 d
    保鲜四:节制饮食
. g, Y2 Z: y) r  W: \3 O, m7 n% X3 k9 q/ C/ E2 P4 `( k3 y
    饮食无度,不仅会时身材样貌走形,还会更容易衰老!肥胖所带来的危害远比你想象中的大得多。因为过度的饮食会加重内脏的负荷,特别是心脏跟胃。而心脏承担着给身体输送新鲜血液的工作,一旦机能受损,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变得迟缓,呆滞,身体自然也就呈现出了老态。而脂肪细胞不仅产生大量导致糖尿病的荷尔蒙,还能产生一种叫做原浆的物质,这种物质会促使心脑血管硬化。美丽的女人都需要一颗丰富细腻的心,更需要一颗健康的心!所以,不要等到衰老的迹象出来,才开始关注你的心脏!
; J- C& v. X" j; Y
% w! g9 S( R+ L4 L    所以,为了身体健康,要节制饮食,应该做到只吃7成饱、或者少吃多餐。; v9 `$ k9 J  c4 [

, ^% T/ M; q! t7 w4 V! Z    1.食物以粗狂为好,多吃粗粮。5 P7 B- {0 G& U! k0 x

- T3 ]7 ?" S3 k+ V; D1 ]    2避免过多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晚餐最好不吃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不要忽视淀粉含量高的蔬菜碳水化合物含量也很高。
. O1 r  j$ @; q( n0 R% i. W9 c$ i) e
    3.避免饮用过多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和酒精。鲜榨果汁除外。; X6 e3 O3 v9 j+ }/ V6 S, l: E
) X8 N# E+ a# z" {1 P% x' f
    4.避免吃饱和脂肪酸,如炸薯条、人造奶油、甜食、蛋糕等食物,应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 p" Q6 B9 s  Y: M' R+ k

+ v6 _$ w/ I  N! f$ f) ?# r% p9 [    保鲜五:自然疗养法
4 N" W! Y- }. w0 K- F5 B: Y& C+ H6 |+ E6 Y
    中国人讲究养生,讲究自然的调理养生法则。中医上,更是倡导以调整饮食作息,少吃药的养生方法。# Z" {  e! u6 S1 u* i2 r+ y# P
" N0 \0 |5 {$ {8 x6 ]5 S7 |/ k
    1.养成午睡习惯,规律作息
; @9 q& X: _; B7 _2 k
! S1 b7 J9 Y- w, h0 P# f    2..吃应季食物,均衡饮食。中医有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摄取的食物种类要杂、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另外,中医认为要因人、因时、因地用膳,根据自身状况,选择本地、应季的食物对人体最有利。
9 g  f# L. I) w/ F& n
" Y6 q& Z* Y% l8 m9 `) E% w* b$ Z    3.中医有“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五劳之说,长期做一个动作,肯定会伤害支撑这个动作的有关肌肉、骨骼。因而提倡动态的休息,即经常改变姿势活动身体。中医主张好的运动模式是:缓慢、放松、持续、动静协调,运动要循序渐进,如太极、瑜伽、散步。: F  ]' \3 W0 o& S# _9 ^% B
) s' G5 z% R" G7 \
    4.怡情以养生。抗衰老首先要精神愉快,虽然每个人都有压力,但要有能力快速排解不良情绪。我们都要学会寻找不同的排解渠道,例如培养爱好、找人倾诉、换位思维。" J% d; `0 O4 f' l4 m# k- ]
发表于 2011-4-12 12: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午觉去了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