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w+ n3 A$ j! w$ T$ _5 o; ~0 E" Q! u) E7 l0 ]- d
|
- _4 q" @2 Z3 _$ J* ]& C& ?
& V$ v4 M9 n2 g4 K8 F1 @6 H( I! Q 昨天,市卫生局发布消息提醒市民,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以防止被咬伤。市民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一定不要紧张,可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尖锐物刺激蜱虫,然后轻轻取下;自己无法取下蜱虫,或者蜱虫头部断在皮肤内无法拿下时,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 m2 w3 L7 O9 @ v. i3 O7 G% w' S' k! d2 D
潜伏期一到两周
2 C/ u$ \3 z2 o) }' R9 G
2 V" C* W6 x. S 市卫生局昨天发布消息称,随着天气渐暖,市民踏青、游园等户外活动增多。蜱虫的话题又进入市民的视线,大家之所以关注蜱虫,主要是因为有一个蜱传疾病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就像蚊子叮咬可以传播疟疾、登革热、乙脑等传染病一样,蜱叮咬可以传播发热伴、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等。
+ B1 e& |. ]3 b" A" ?
# p6 K# a9 b5 C 市疾控中心专家昨天表示,发热伴的潜伏期一般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1 ^" }0 s0 S) P/ z1 ]: g
+ ~+ u3 v( |' \7 r8 N4 {7 Q 蜱虫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
* d5 w* _. z1 e1 k d+ S* V( S2 ?8 l% c& V* m9 | ~$ k4 R
专家支招防蜱虫: z2 q" t- E2 t/ D2 V, Q
! ^* v% `& d- W) [2 P% ^5 m% y
市民该如何防范蜱虫呢?昨天,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市民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6 A* C$ X! J4 _, A
, Q9 A; v# t5 C/ M 市民最好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 (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专家表示,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轻轻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6 y6 j. g+ J$ {, A4 B
/ f T: z7 ~5 D6 U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因蜱虫叮咬出现严重过敏等情况;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2周以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 记者 王磊江
7 a7 m0 W5 P# n8 b6 z* X% d
, d8 ~5 G3 C/ r6 y* ~
8 [' F1 n! }7 `* C( ^ 7
! x. B5 N2 L' D3 W7 k2 x& N
$ ]- W+ ]# s/ b$ k6 {0 z | 蜱虫到底能不能致人死亡? | $ }( p5 o `( X3 k
8 F7 v( J* \1 \" r
1 {/ e: d+ c. u4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