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6|回复: 3

临清的曲艺说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 23: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过去专说梁山泊武松故事,所以亦名“武老二”。起源于山东临清、 济宁一带,流行于山东及华北、东北各地,曲艺的一种,约有一百多年历史。一人 手持两块铜板说唱,节奏较快。也有用竹板击拍的,称“竹板快书”。句法基本是 七字句,间以说白。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三类。传统曲目《武松传》、《鲁达除霸》等影响较广。
  山东快书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经形成。初时演员敲打两片瓦片来掌握节拍,后来出现竹板或钢板,现在多用铜板。新中国成立初期传入北京,影响很大,已成为北京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仍用山东方言演唱。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包袱"、"扣子"的运用。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之分。 曲艺在旧社会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曲艺艺人,只能“撂地摊”或在茶馆演出,有时应"堂会",才到官僚府邸、宅第中去表演。
  那么何为快书快板?得先从曲艺说起。台上走出一两个身着便服的演员,手拿一块醒木或一副竹板,或坐或站,有说有唱,表演节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曲艺”,它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
  曲艺的主要艺术手段是说和唱,辅以表情动作,配以乐器伴奏。一般以叙述为主,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一个演员摹拟多种角色)的特点。不用化妆,道具简单,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曲艺是由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创造的,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唐代有说唱故事 的“说话”,宋代流行“说话”、“鼓子词”、“诸宫调”,元明清又出现许多曲种。在我国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曲艺艺术;就是人口最少、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也有自己的曲艺形式“依玛堪”。据1982年统计,现代流行的曲种有341种。其中汉族的曲种按其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评话、相声、快板、鼓曲四大类。每类根据艺术特点、音乐曲调、语言、起源地点、流行地区等又可划分许多不同曲种,如扬州评话、山东快书、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四川清音等。
  曲艺的传统曲目题材与戏曲剧目基本相同,如列国、三国、两宋的历史演义等。由于曲艺简便易行,便于迅速反映现代生活,还编演了许多现代生活题材的作品。
  快书和快板属于中国曲艺中韵诵类即似说似唱的一类表演形式。但快书与快板又有区别,是同一大类中的两个小类。
快书与快板虽然都以节奏感极强的数唱或诵说方式进行表演,所说唱的曲词均是句式比较规整的韵文。但也有区别,除说唱表演时因曲种形式不同,即采用不同的方言,使说唱的曲调或者诵说的节奏感不同之外,曲词也有所不同:快书或者在快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快板书,一般都表演故事性强,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中、长篇节目,曲词的韵通常是每个回目一韵到底;而快板一般只表演说理或抒情性较强的短篇节目,且曲词的押韵方法比较自由,称为“花辙”,即可在一段曲词中自由转韵。无论是快书还是快板,曲词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为主的上下句体结构,但实际运用时只要与说唱的节奏和曲调不矛盾,也可以嵌字、增字或减字,句式自由灵活。
  快书类按照流布地域、方言采用及说唱风格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曲种。如在山东省流行的任丘竹板书,上海市郊区流行的锣鼓书,天津市形成并流行的快板书等。最著名也影响最大的,要数流传全国的山东快书。
  快板类也按照流布地域、方言采用及说唱风格的不同,而有诸如数来宝、说鼓子、陕西快板等等曲种。
  快书和快板在表演形式上均十分简单,一般由演员站着以手持击节的小型打击乐器,自行伴奏的形式说唱。有一个人表演的“单口”形式,两个人表演的“对口”形式,和三个人或三人以上表演的“群口”形式。用来伴奏即击节的乐器,也依具体曲种而有所不同,如山东快书使用的是两个月牙形,方寸大小的铜片,表演时单手击节,称为“鸳鸯板”;数来宝或者快板用的是一大一小两付竹制击节乐器,其中大板为两块,小板为五块,大板较大,小板的五块竹片较小,用绳子串结起来,表演时演员左右手分持大板和小板说唱。段落之间常常击节打板,演奏出各种花样的打击效果,以娱观众。
      快书和快板作为韵诵型的口头说唱艺术类型,十分注重曲词语言本身的创作和艺术上的魅力。不仅有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惯用的“赋、比、兴”手法,而且非常倚重诸如排比、对仗、双声、叠韵、谐音、双关、比喻等等汉语言丰富多彩的修辞技巧。在审美风格上,又很崇尚喜剧色彩和娱乐效果,讲究风趣与幽默,也注意使人发笑的“噱头”或“包袱儿”的创造,追求寓教于乐的美学境界。
临清时调
 时调,也叫时曲,即时新的曲调。早年间烧砖瓦的窑工所唱的时调,俗称“窑调”,(后来妓院妓女所唱的时调也称“窑调”),女人缝衣做鞋时靠在山墙头所唱的时调,俗称“靠山调”,又因伴奏乐器多为丝弦,所以也称“丝调”。
    明末清初,临清作为北方商埠,交通方便经济繁荣,许多南北时调小曲也传入临清。临清时调在不断吸收南北时调小曲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正如《中国俗曲总集叙录》所说,时调“承宋、元戏曲之余绪,明中下叶发展极速,且达于最盛时期。”到了清末民初,时调大多由妓院的歌妓演唱,如《七月七》、《雁鹅调》等。后来由临清时调的班头方殿魁和其高徒陈玉山、夏庆云等,把时调班子带到庙会、集市上掀唱。因时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陈玉山的名声也蜚声艺林,陈玉山还在临清大寺西开了一个“落子馆”,固定演唱。经常演唱的曲目有《占花魁》、《西厢记》、《草船借箭》、《放风筝》等。
    时调演唱的主要内容是爱情故事和美好的四季景色。演唱形式主要为对唱和独唱。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竹板。常用的曲牌有《四平调》、《靠山调》,《伤心调》、《撒大泼》等。曲式结构多为主曲体式,即基本曲调不变多次反复或稍加变化的特点。所以,临清时调以悦耳动听,唱段生动,乡土气息浓郁而见长。
    建国后,文化部和省文化部门对临清时调进行挖掘整理,使时调这块民族文化的瑰宝焕发了青春。1956年4月,临清时调《撒大泼》剧组曾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曲艺观摩演出,并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专场演出,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在《人民画报》封面上刊登了演员阎王贞和汤贵荣的剧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撒大泼》的录音。1964年,山东省歌舞团李若芳与王音旋进京合作演唱《撒大泼》,并灌制了唱片。目前,临清时调仍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演唱剧目。
临清琴曲
 琴曲,也叫“临清小调”,是临清的一种传统小调。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建国后由省和县文化部门对小调讲行挖掘整理,并改名为“琴曲”。
  清光绪年间,临清蛤蜊屯有个颇通音律,擅长吹拉弹唱的秀才徐展元,他把民间流传的故事和所见所闻写成唱词,配上曲子,并由专人在逢年过节时搭台演唱。这个演唱班子叫“小调会”。演唱时有两三个人.最多五个人。早期用弦乐,夹杂有竹板,后来多用京胡、杨塞、三弦。二胡、四胡、箫等。演唱的曲目有《放风筝》、《佳人上吊》、《小秃闹房》,《贤妻化母》、《要陪送》等。所用唱腔曲牌有《风阳歌》、《边关调》、《叠断桥》等。演奏用的曲牌有《哭周瑜》、《小开门》、《苦中角》等。琴曲唱腔朴实,表现力细腻动人,乡土气息浓郁,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镇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建国后,琴曲发展很快.1958年中央民族乐团曾来临清,搜集了大量的琴曲资料。当时临清松林区文工团曾根据“琴曲”改编了很多演唱曲目,如:《红姑娘》、《懒老婆》等。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张军还将琴曲《吴塌拉扛活》整  理改编后发表在当时的《曲艺》刊物上。
   “临清琴曲”和“临清时调”同出于一个故乡,有许多  曲牌相同,但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不同。前者重在唱,后者演唱并重,又进而发展成戏剧型。另外,琴曲不采用打击乐,因此有别于山东一带的其它曲种,如:渔鼓类的弦小鼓、小鼓、三弦平调、山东落子等,使琴曲以高雅文静称著于北方艺林。
     近年来,在石槽乡、松林镇一带的不少村庄又恢复成立了“小调会”(即琴曲),在逢年过节或大型市场交易会上进行演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