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0|回复: 0

临清山东快书诞生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5 0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百立 于 2012-1-15 00:45 编辑


                                                                                 传承人:孙镇业
    一、简介
    山东快书是非常典型的韵诵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因早期主要表演武松故事,武松又行二,故俗称之为"武老二",艺人被称为"说武老二的"或"唱武老二的";因为其所表现的主人公武松身躯高大魁伟,人们又将艺人称为"唱大个子的"。后来在不同时期这一曲艺形式还曾有过"竹板快书"、"滑稽快书"的名称。1949年6月艺人高元钧在上海大中华唱片厂灌制《鲁达除霸》唱片时,正式将其定名为"山东快书"。
    二、历史溯源
    山东快书发源于山东省临清、济宁、兖州一带。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当初,山东大鼓盛极一时,山东大鼓里有个牌子,近似半说半唱的韵诵体,叫做"窜钢腔",据说,山东快书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山东快书的起源。历来有三种传说,即刘茂基说、赵大桅说和傅汉章说。
    刘茂基说。刘茂基,相传是明万历年间人。祖籍山东临清,正是山东快书的发祥地。他是个不得志的武举人,流落乡间,采集当地流传的武松故事,编成山东快书演唱。他的表演方式很"土",没有服装和乐器,只是斜披一件大褂,手里敲打着两块瓦片。他有绝活,就是武功架子好看。传统山东快书以《武松传》为主,打架斗殴犹如家常便饭,刘茂基的武功架子大有用武之地。
    赵大桅说。赵大桅,相传是清咸丰年间人。祖籍山东济宁,是山东快书的另一发祥地。他是个落魄文人,穷极无奈,只好卖艺为生。他会编词,起初把武松的故事编成顺口溜演唱,后来吸取山东大鼓的"窜铜腔",编成山东快书演唱。他用山东大鼓的梨花片做为伴奏乐器,这就是至今还在使用的鸳鸯板。
    傅汉章说。张军《山东快书的创作与演唱》一书指出:山东快书是发源于鲁中一带农村的说唱艺术形式。它产生的年代,至今尚未发现准确记载。据山东快书老艺人周侗宾、傅永昌谈:清道光六年(1828),有落第举子36人(有的说十余人),归途雨阻临清,为发泄胸中愤懑不平,以民间广为流传的梁山好汉武松故事为依据,编成《武松传》说唱。作者之一李长清(山东荏平南岗子王左人)将该书带回,后与其表侄傅汉章去山西,因阻邯郸,无奈拿出《武松传》五回,交傅汉章在关帝庙前,以竹板节念唱,得钱还乡。李长清于是发现傅汉章很有演唱才能,便将全书传给了他,傅得《武松传》潜心研究,加以充实发展,乃于道光十九年曲阜林门会(孔林前春秋庙会),正式"撂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所以说傅汉章是最早演出山东快书的艺人。至今约有150年的历史。
    傅汉章说承前启后,以艺人传说的道光十九年曲阜林门会"撂地"演出为依据。有时间,有地点,有场合,可靠性大。据山东大学中文系李万鹏先生推断,刘茂基、赵大桅、傅汉章都不是山东快书的开山鼻祖,而是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各有所长,都对山东快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综合上述说法,可以知道,山东快书发源于鲁西南临清、济宁一带。起初是农民的娱乐活动,后来在农村的集镇庙会"撂地"演出,逐渐成了气候,像临清、济宁这样的大码头,不仅养育了山东快书艺人,提供了其赖以生存的条件,而且导致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和竞争,促进了山东快书的繁荣发展。山东快书的孕育期所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迄今有100多年。其孕育和形成,主要从当地民歌和说唱艺术中吸取营养,从山东大鼓借鉴"窜铜腔",即为一例。山东快书是人民群众和民间艺人一起创造的。同时,应当充分肯定个别人物的贡献和作用。山东快书以《武松传》起家,对其风格和流传影响极大。
    1949年6月艺人高元钧在上海大中华唱片厂灌制《鲁达除霸》唱片时,正式将其定名为"山东快书"。解放后,山东快书获得新生,迅速发展。据说连山东快书这一名称还是解放后正式定下来的,特别是在解放军部队里,山东快书十分活跃。这可能跟山东快书歌唱英雄的传统和粗犷豪放的风格有关。
    50年代初期,山东快书始向全国发展,高元钧在这方面的推动作用是很大的。1950年3月,他从上海北上,开拓山东快书新的流传地区。先到天津,最初献艺于小梨园,同台尽是曲艺名家,如小彩舞、花五宝、郭荣启、石慧儒等。天津号称曲艺之乡,观众艺术鉴赏力强,艺人站住脚不易。高元钧一靠"红遍江南"之盛誉,二靠初闻天津码头的新鲜劲儿,三靠技艺精湛,乡土味浓,结果一炮打响,十分轰动。翌年又由天津到北京,最初献艺于西单游艺社会,同台也尽是曲艺名家,如孙书筠、王佩臣、张陌扬、王宝霞、花莲宝、钟翠云、王元堂、高凤山等,从此在北京落住了脚。
    50年代初期,在高元钧的主持下,连续举办山东快书培训班,主要由军队选送人员参加学习。学员分布之广,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于是山东快书在全国范围得以迅速普及。
    20世纪中后期有影响的演员还有刘司昌、孙镇业和高景佐等,同时也有一些女演员出现。其中,尤以高元钧和杨立德二人传徒较多,风格独特,影响较广。高元钧及其传人的表演火爆风趣,人称"高派";杨立德及其传人的表演细腻俏皮,人称"杨派"。
    三、艺术特色
    山东快书的表演采用山东方音,以韵诵为主,间有说白。唱腔为典型的韵诵体,早期偏重"吟诵",后来趋向"板诵"。唱法上有所谓"平口"、"俏口"、"贯口"和"散口"之别,说白所使用的"白口"又分为穿插说明性的"表白"和打岔议论性的"过口白"。唱词是以七字句为主的韵文,具有口语化和形象性的特点。
    山东快书的传统看家节目是长篇《武松传》,但演出常常选取其中的回目或者段落,如《景阳冈》(又名《武松打虎》)、《十字坡》、《快活林》、《闹公堂》等。20世纪中期以来,山东快书的题材不断扩大,新节目不断出现,代表性的有宣传抗日的《智取袁家城子》和《大战岱崮山》,表现抗美援朝的《一车高粱米》、《三只鸡》、《抓俘虏》和《侦察兵》,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军队生活的《青海好》、《师长帮厨》、《张大发走娘家》、《李三宝比武》、《金妈妈看家》等。
    四、传承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快书艺人青黄不接,亟待扶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