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弃巨额收入,为群众建设公益事业;政府不花钱、农民少花钱、企业赔本钱,农村公交却频繁穿行于村街小巷;原来屡禁不绝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政府的一项新举措,一举得以弊绝风清……这一个个看似“反常”的事例,折射出了冠县这个财政小县打破常规、挖掘潜力,最大程度惠及民生的新思路、新举措。
让利于民,不要黄金要绿茵
天气渐寒,冠县兴华路一侧的体育休闲公园还没有最后建设完工。该县住房与建设部门的同志说,“虽然政府少了一大块收入,但群众满意才是最大的政绩。”体育休闲公园所在地段占地80亩,是冠县城区开发的重点地段之一,曾是房地产商竞逐的“热地”。按市场价格计算,出让这一地块,政府将获得一亿元左右的收入。但是,考虑到群众对绿地和休闲场所的需求,该县毅然放弃了挂牌出让,而是决定建设公益项目。这一决定不仅使政府少了一笔巨额收入,而且还要投入2000余万元。
在政府利益和群众利益的权衡上,冠县总是倾向于后者。该县立足于群众需求和长远利益,在城市建设方面摒弃逐利行为,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对公益事业的期待。在该县清泉河改造二期工程中,拆迁改造面积1500余亩,冠县将拿出其中1100亩地用于建设水系、绿化景观和安置小区。
巧破瓶颈,一元公交便出行
如今,冠县广大农民有了一种既便捷又便宜的新出行方式——乘坐乡村公交车。村头就有侯车亭,20分钟一班,一元钱坐到乡镇,五六元坐到县城。
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历来是个难题。冠县以民间客运公司为主体,推行农村“一元公交”运营。农村公共交通运营是赔本的买卖,没有任何公司愿意做。县里通过“打包”经营的策略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政府与运输企业签订营运合同,客运企业经营县城和乡镇之间客运线路的同时,必须同步开通直通农村的公交线路,农村公交为城乡客运提供客源,以城乡客运盈利弥补农村公交的亏损。这种模式提高了企业从事“小循环”运营的积极性,形成了良性互动,保证了乡村公交线路开通一条成功一条。目前,冠县共开通乡村公交线路16条,投入乡村“一元公交”35辆,60%的乡镇到村庄实现了“一元公交”连接。
破立有方,食品安全有保障
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但条块分割、“九龙治水”的体制,导致食品监管存在缝隙与漏洞。
针对这种现象,冠县打破旧的监管格局,重组行政执法资源,构建了联合执法机制,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联合执法大队,整合食品药品、公安局、卫生局等11个职能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集中办公,统一调度。该大队由县政府和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统一管理,既避免了“九龙治水”下的“谁都有权、谁都无责”的问题,又防止了因监管链条不完整而导致的监管缺失问题,把食品安全监管链条变成无缝对接。一年来,冠县联合执法大队以群众意见比较强烈的面粉、地沟油、酒类、肉类和化妆品等为执法重点,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80余起,百姓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有效保证。(王振乾 郭洪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