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谷,隋朝置县,地处鲁西,居黄河北岸,有大运河穿境而过,古已闻名。黄河、大运河滋润了这方热土,孕育出了丰富、灿烂的运河文化。故,古今历史、地理、科技、军事等典籍及文人墨客、大家等对阳谷多所记述。
著名的先秦历史文学《左传》及其所阐注的《春秋》,都有齐侯会诸侯于阳谷的记载:僖公三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文公十六年,“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位于阳谷城南门外的会盟台,相传即是齐侯为谋伐楚而会盟所筑,遗址今犹存。
饶有兴趣的是,《水浒传》、《金瓶梅》、《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也都有关于阳谷的人物故事、风土人情的描绘。文学并非历史,用不着我们象历史学者那样去作过多的考证。但是,文学大师们把故事安排到这里而不是别处,自有其道理在。而且,由于他们的手笔,使阳谷县的知名度更高了,这却是无疑的。
《水浒全传》,120回中有8回是写发生在阳谷的故事。主要是家喻户晓的“景阳冈打虎”、“狮子楼除霸”、“三打祝家庄”等。
景阳冈打虎 书中记载:武松“来到阳谷县地面”,首先在景阳冈打死了害人的猛虎,后又斗杀了恶霸财主西门庆,开始演出了威武雄壮的“武十回”。
《阳谷县志》载:景阳冈在县城东40里,沙丘起伏,莽草无涯,古木参天,人烟稀少。景阳冈附近,原有9岭18堌堆。景阳冈即在东沙堌堆和西沙堌堆之间。
随着历史变迁,如今的景阳冈已变成一片缓起的沙冈。冈上古柏林立,国槐森然,观之亦颇威严。冈右侧立有一幢石碑,上刻“景阳冈”3个大字,系我国著名书法家、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舒同于1958年所题。沙冈顶部正中,是由一株株墨绿婆娑的国槐护卫着的民族式建筑的庙宇,俗称“武松庙”。该庙3间起脊,单檐带廊,青砖灰瓦,朱门红窗,古朴典雅。据考证,该庙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楼除霸 狮子楼坐落在阳谷县老城内十字街首西南角。据传,此地古为一座酒楼,始建于北宋末期,距今约八百余年。《水浒传》有云:打虎英雄武松,仗义勇为,曾在此楼杀死恶霸财主西门庆,轰动全城和乡里,深负重望,狮子楼因得美名传世。建国初期,狮子楼乃为一座二层土楼,1958年重修,改建为二层砖木结构仿清代建筑风格楼房。1984年再次重修,按宋代风格设计建造。楼分两层,青砖绿瓦,雕梁画栋,楼前置两对石狮,颇为壮观。楼上所悬“狮子楼”匾额,为已故文学大师沈雁冰手笔。电视连续剧《武松》第三回“斗杀西门庆”,就是在这里拍的外景,武松提刀跃楼而下,杀死西门庆的镜头也是在此处所拍。该建筑系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打祝家庄 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也发生在阳谷。清初进士、中书令曹玉珂在《过梁山记》中写道:“祝家庄者,邑西之竹口也。关道口者,李庄也……”。因当地人忌说三打祝家庄,后改称竹口或祝口。祝口包括大寺、临河、李杨、明堤、甄台、凤凰台6村。由于黄河改道,可惜那座巍巍的独龙冈已不见踪迹,到是高高的金堤横穿其间。村中原有18层8角古塔一座,即:祝家庄塔。相传,该塔为唐太宗时修建,此塔共十八层,每层八个角,每角设一钢铃,风起叮噹作响,声音甚是动听。因这塔是以唐朝名将尉迟敬德的混钢大鞭形状建造而成,每层间呈灰褐色,活像古时军器里边的大钢鞭。尉迟敬德曾以混钢大鞭南杀北战,东挡西击,内杀敌手,外除贼患,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为兴盛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尉迟敬德英名威震八方。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威吓外敌强患,表示唐朝不可侵犯,便在疆土边沿和交通要冲设置了很多“敬德大鞭”。据说,祝家庄那时是四通八达的水旱码头,故在次修塔一座,名曰“祝家庄塔”。惜“文革”中被毁,现仅存遗址。
祝口附近有个莲花池村,传说曾是祝家的后花园;有个小炉里村,传说是祝家锻造兵器的地方;祝口西北有个胡沙窝村,传说是扈家庄。梁山英雄在三打祝家庄的过程中,争取了扑天雕李应和一丈青扈三娘以及杜兴等人参加了义军的行列。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好生了得”,李应“能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藏飞刀5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在梁山寨上,二人还被委以重任,一丈青与丈夫王矮虎后山下寨,监督马匹,李应等总管山寨钱粮金帛,从而增强了义军的力量。
《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写李逵打东平府后,去寿张当了一阵子县令。其实,当时的寿张县的北部就是现在的阳谷县寿张镇的一部分。
晚清刘鹗的著名小说《老残游记》,写老残出济南到荷泽,曾乘船途经寿张。那时的寿张县,南临黄河,金堤绕城而过,是水陆要冲。寿张镇在阳谷东南25里,寿张及原寿张县金堤北部分,已全部划归阳谷县。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震撼清廷的王伦起义,就是在寿张发生的。王伦,家住阳谷县后王村(曾隶属寿张县)。十天之内,攻寿张、取阳谷,陷堂邑,据临清,震动了清廷朝野。正因为有了王伦的这次起义,使寿张的知名度很大。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在听取聊城地委负责人汇报时,还专门提到了寿张,谈起了寿张的来历并做了详细的解释。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是从《水浒传》有关故事引申演绎出来的。其故事发生在鲁西一带(阳谷、清河、临清、东昌府、东平等),不仅武松、武大、潘金莲、王婆、郓哥、何九叔等人名与《水浒传》所叙一致,而且连景阳冈、狮子楼、紫石街等地名也与《水浒》无异,只是阳谷、清河做了调换,故事情节的叙述侧重点不同而已。
正因为《水浒传》等著作中涉及到“阳谷”的次数较为频繁,毛泽东主席曾两次讲到发生在阳谷的水浒故事。1956年11月9日,毛主席在对石门宋公社关于养猪报告的批示中写道:“要知道,阳谷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在著名的《矛盾论》中,毛主席又写道:“《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了方法,从调查情况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与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
《三国演义》是著名古典历史小说,它取材于东汉末年与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所叙时间之长,地域之广,是很少有的,它同样涉及到阳谷。当曹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而东征徐州的时候,吕布却乘机“袭破兖州,随据濮阳。止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设计死守得全,其余俱破”,这一带算是曹操最牢固的根据地了。
阿,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西北边陲的大邑。据《晏子春秋》记载,春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任齐国相的晏子,曾任东阿宰达6年之久,颇有政绩。此地春秋时称为“柯”,因地近泽,故名。古时“柯”、“阿”二字通假,故亦称“阿”。汉设东阿县,阳谷属之。南北朝时东阿县治东迁,东阿故城仍沿称阿城。隋置阳谷县,阿城属之,阿城镇因镇政府驻“阿”地而得名。
阿城镇历史文化悠久,明清时期曾繁华一时,“士民福辏,商贾云集”是运河两岸著名商埠之一,是阳谷县有名的运河三镇之一,也是中药瑰宝“阿胶”的发源地和主产地。境内的古阿井、古城墙、海慧寺等名胜古迹享誉海内外,特别是海慧寺,现已成为江北五大寺院之一。
《聊斋志异》系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之文言短篇小说集,其《冤狱》一篇写的就是发生在阳谷的故事。篇首第一句即是:“朱生,阳谷人”。故事曲折动人,不仅揭露了封建社会吏治的黑暗,也为今人不被假象所迷惑、科学断案,从反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玉座珠帘》等反映清代生活的小说对阳谷的张秋多有描述。张秋镇,位于阳谷城东四十余里,系运河古镇,明清之际,是鲁西重要的航运码头和商业中心,商贾云集,物阜民丰,旧有72条街,82胡同,并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临清、张秋)”之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