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0 q4 S, v
) r1 u" p. x7 {0 l0 U2 R6 F# {
$ o! O9 r h" } i/ F2 ?2月9日下午,在苏丹被劫持获救的29名中国公民安全抵达首都机场。图为他们走下飞机后受到热烈欢迎。本报记者 刘 歌摄" k9 v7 ^% N4 K! Q% j" Z
2月9日下午,在中国政府赴苏丹工作组一行陪同下,29名在苏丹遭劫持的中国公民平安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当他们走进大家的视野里时,现场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 r- a p" h. M“兄弟姐妹们,你们平安了,你们回家了!”在专门安排的机场贵宾厅,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明、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党委书记晏志勇等人与同胞们一一握手,欢迎他们归来。. Q) v: m2 m6 Z! U* [2 C0 ^$ U! l
张明说:“我知道,你们凭着一种信念,坚强地度过了这段时光。这种信念,我想就是你们相信党、祖国和13亿祖国人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你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坚强的、充满信念的中国心!”1 z5 x% H& {5 o7 d N; G& _
也许是因为长途飞行的劳累、因为连日来遭遇的奔波惊吓,29名同胞的表情并不轻松。他们步入大厅时神情严肃,言谈间流露出 “近乡情更怯”的拘谨。仪式结束后,站在记者附近的潘建国,疲惫地坐到沙发上,他穿着灰白相间的条纹衬衫,外套着一身简洁的西服,西服的左领上别着一枚国旗徽章。潘建国是推土机司机,看到他一直默默不语,记者问他:“一路回来还紧张吗?”他立刻摇头,憨厚地说:“回到祖国,还紧张什么?”
) r! p& S3 N4 n这一句朴实的话,令在场的人闻之无不动容,催人泪下。他说,一路飞行了13个小时,中间在卡塔尔转机,没怎么休息,只想着快点回家见父母。说到亲人和家乡,潘建国终于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 ?6 u g5 H4 Z4 Y/ P. f& ?获救同胞同媒体交流的时间只有短短数分钟,但场面动人,来自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外交部和国资委的同志们,记者们和29名同胞围站在一起,问不完的问题,说不完的关切。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海外事业部的叶浩亮曾在苏丹工作多年,29人中有一位曾是他的下属,他说:“大家都安全回来,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我感到很欣慰。”9 d8 n9 Y/ c @2 I
29人平安回国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而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他们平安回国。十多天来,外交部、国资委、中联部、商务部以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全力以赴投入营救工作,国内外密切配合,研究制定营救方案,指挥实施营救行动。1月31日,外交部副部长谢杭生召见苏丹驻华使馆临时代办伊萨,就此事提出紧急交涉。中国政府派出工作组第一时间赶到前方,加强了与苏方交涉的力度,并安排接应中国公民回国。
5 ~% e) ]0 U3 P6 \中国政府前方工作组组长邱学军说,“此次事件中,遭到劫持的中方人员很多,而且都处于反政府力量所控制的范围内,如何才能把他们安全营救出来,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
1 e3 L4 g$ C( d# _% X. h' s邱学军还表示,在事件的解决过程中,中方“没有接受任何条件”。中方向有关各方陈述了中国政府的最大关切,也就是使被劫持员工安全获释。这得到有关方面的理解,苏丹政府、南苏丹政府以及肯尼亚政府等都给予了大力配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也发挥了非常积极和独特的作用。0 i. T x% r1 l4 x
这29名同胞的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下。1988年出生的孙世伟,学的是阿拉伯语专业,算是29人中年龄较小的一个,去年7月他刚参加工作,很快就被派到苏丹做翻译。在整个劫持事件中,他积极与对方沟通,告诉对方我们是普通的工人,是来帮助苏丹国家和人民搞建设的。团队中有女孩子,他和其他男同胞一路保护着她们。
6 @+ e9 V3 Z, o+ Z孙世伟是一名党员。记者听说,他最近已把网络上的签名改为:“终于把大家都带回来了,我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一个党员的责任……”# N5 p3 o" T0 r5 ^: Q! Q
6 X$ }6 c: Q( u9 P5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