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3|回复: 0

[莘莘学子] 中性化不是性别教育缺失 性别认同在学龄前完成(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4 19: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近日,郑州十八中试行了新校规:出台“阳刚男生”和“秀慧女生”标准,希望可以藉此减少学生的中性化现象。根据规定,阳刚男生的标准包括崇拜英雄敬仰模范、爱憎分明有正义感;秀慧女生的标准包括礼仪举止端庄等。但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看,学校如此做可谓过犹不及,中性化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性别教育缺失。
  人为的抵制中性化,与性别平等理念对立  
对性别角色的理解是随着时代改变的,今天的很多女性化特点在过去都是男性化特点。一味的强调当前对性别角色的定义,除了会使青少年形成负面的性别刻板印象别无它用。

对美国女权运动有巨大影响的一张海报中的女性形象。

束腰装曾经是维多利亚时期“淑女”的必备。
对性别角色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淑女”是曾经的“悍妇”
在十七世纪前,世界范围内的女性基本没有何权利,除非丈夫自愿地让给她权利:当丈夫在世时,她的财产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乐;英国基督教会甚至认为:“女人应畏惧男人,服从和臣属于男人”;在中国,男尊女卑也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1914年至今,“女权运动”已经爆发了将近一百年,女性才争取到了今天的社会对其新的性别角色的认可。可以说,整个女权运动都是在和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抗争。而在性别教育中,强化所谓的“性别标签”,就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 。今天看来的一些很是“淑女”的气质,如独立和有知识,在几十年前甚至还是出格的“悍妇”才有的。而曾经的男性气质的表现,在今天看来也只能用“野蛮”和“暴力”来形容了。

六成中国人不认可中性化:中性化的积极意义被社会忽视,消极面被放大

2010年年底,《中国青年报》曾针对“中性化”问题做过一次调查。在调查中,认同“中性化人群兼具男女性格中的优点”和“女性的中性化倾向有助于消除性别歧视,推动女性解放”的仅有36.3%和27.2%。 而对“中性化”心存忧虑的则占据绝大多数,65%的人认为“中性化”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行为偏差;63.3%的人认为,这一现象可能导致青少年性别角色混乱。然而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教授指出,过于强调对男孩男性气质的培养,本质上是一种对男性支配主义的推崇,与我们追求性别平等的方向相对立。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应都应是多元的。
  中学生性别教育是伪概念,人的性别认同早在学龄前就已经基本完成  
对初中生的 “性别教育”是一个伪概念,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都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研究。根据已经成熟的儿童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学研究,儿童早在7岁学龄前,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学习,很难通过所谓的“性别教育”来抵制“中性化” 。

让人雌雄难辨的LadyGaGa出席颁奖典礼时的“男性化”打扮 。
人所固有的人格特点是中性化的,没有性别标签
气质是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是因神经素质的不同,表现出的一种惯常的思维方式。对于气质类型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巴斯(A.H.Bass)的观点。他用反应活动的特性,即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作为划分气质的指标,由此区分出四种气质类型,例如,活动性气质的人总是抢先迎接新任务,爱活动,不知疲倦;情绪性气质的人觉醒程度和反应强度大;社交性气质的人渴望与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冲动性气质的人缺乏抑制力。在他看来这些基础的气质类型,本身并没有性别化的标签,无论男女,都可以勇于表现接受新任务,或者乐于与人交往。简单的用“爱憎分明”等区分性别特性,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健全。
体内荷尔蒙变化也会影响性别角色的表现,根据美国心理学家Mondy和Ehrhardt在1972一项研究:在一些女童体内雄性荷尔蒙作用较强时,其攻击性和以及对玩具和颜色的喜好都会变得男性化。所以忽视孩子的独特性和中性化的原因,简单的一刀切是不现实的。
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是幼年,晚期教育收效甚微
在儿童心理学家系统的观察下,总结出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性别认同(2~3岁),即儿童能正确标定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然后是性别稳定性(4~5岁),即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最后是性别恒常性的获得(6~7岁),即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在认识到这三点后,儿童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同。人对性别角色的学习早在学龄前就已经基本完成并达到一个相当稳定的水平。
  学校主导的“性别教育”实质是贴标签,无效且危险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心理活动的出发点是获得同龄人对自己的认同,而非获得权威的认同。所以学校作为一个权威机构对性别角色提出明确的要求,非但很难达到效果,还可能会因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而产生反作用。

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同龄人,尤其针对性别角色定位这类的话题更加明显。
学生对个体性别角色的认同来源于同龄人而非教育
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同龄人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青春期后,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对性别教育也同样如此,学校强制推行的标准,很难起到作用。

青少年反对权威的心理特点,使得学校主导的性别教育事倍功半

另外,由于进入中学,受体内荷尔蒙的影响,青少年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甚至发生反抗行为。由于价值标准受到同辈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大于来自权威的影响,因此,当与权威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摆脱束缚”的倾向。在面对学校的权威,更多的青少年不会选择顺从,而是选择反抗,结果性别教育不但会事倍功半,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在美国,社会对学生的中性化则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反而形成了更好的效果;甚至还有专门的心理学家研究兼具男女性格的特点的优势:心理学家珍妮特·希伯雷·海登甚至提出,双性化的人的思维方式更加成熟,也更有可能成功。
结语
  今天对两性社会角色的理解与百年前“男性地位就该高于女性”完全不同,用过去的标准要求今天的人是愚昧的,所以也不要强求未来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和今天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