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聊城梦
——聊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纪实之一
2013年4月,对于聊城人来说,注定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宏伟目标,确立了实施“双百”(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大城市战略等“八大富民兴聊”战略,吹响了城镇化发展三年攻坚战的号角,拉开了城镇化发展跨越赶超的大幕。
按照规划,聊城市2013—2015年将大力实施“4335”工程。“4”,即构建市城区、县城、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四级城镇化体系;“3”,即实施3000个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000亿元;“5”,即城镇化水平达到50%。
聊城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从1998年撤地设市以来,聊城的工业、农业等社会各项事业都在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城镇化水平没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一直徘徊不前。2012年底,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为12.0:55.4:32.6,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的矛盾日益显现。面对全省其他地市蓬勃发展的城镇化浪潮和“一区一圈一带”政策叠加机遇,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抓住了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聊城就能摆脱落后,乘势而上;错失了这个机遇,就是历史的罪人,加快城镇化发展已成为聊城不二的选择。
机遇面前,需要精准的顶层设计。如何实施城镇化?聊城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多次对城镇化工作进行研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的意见》《“双百”大城市战略实施方案》等文件。2013年11月10日至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双百”大城市三年攻坚战第一战役动员大会,对县(市区)城镇化工作进行了两天半的现场观摩和评价打分,在全市掀起了激情澎湃的城镇化发展浪潮。
中心城区是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对全市城镇化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一个时期以来,聊城市中心城区只有东昌府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膨胀迅速,而建成区面积较小,交通拥挤、空气质量差等“城市病”愈发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为加快城镇化发展,打破“单一”的行政区划布局,2013年7月,聊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设管理。9月,设立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形成了“一城四区”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城镇化建设速度和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一座现代化的南部新城正迅速崛起,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打造“聊茌东大三角”的战略即时启动,在聊城市区与茌平县、东阿县之间的“大三角”地带,规划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推进“济聊一体化”,实现在山东西部率先崛起。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2013年聊城市启动了以环城道路、环城水系、环城林带、环城花带和环城高速为主要内容的“五环聊城”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近50亿元。“五环聊城”,让美丽聊城的梦想华丽绽放。
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功能,聊城市还大力实施了23个城建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358亿元。目前,徒骇河两岸34公里的滨河大道已建成通车,成为城市东部亮丽的风景线;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风格迥异、古色古香,“中华水上古城”正向世人展示她独特的魅力;体育公园项目已建成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和体育场,目前已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运动会;兼具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旅游功能的市民文化中心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将成为市民健身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对105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进行改造,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效果之好,创历史最好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城区交通条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紧紧围绕“洁、净、亮、美、齐”和打造“干净聊城”的目标,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拆违清障、拆墙透绿、规范交通等“五大行动”,清理报刊、商亭,规范广告牌匾,大幅削减城区灯杆广告,清理拆除高速路、外环路大型广告牌,大大减少了视觉污染,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聊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个完美的顶层设计方案,绘就了聊城宏伟的发展蓝图,也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城镇化发展浪潮正在到来。
(记者 朱玉东 通讯员 耿永立 赵 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