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谷县村名
一是来自地理实体的变异,如丘、河、海(赵海、范海、吴海)等;
二是来自战争的遗迹,如陈、营、台、津等;
三是来自人类的向往和寄托,如富安、安乐、幸福等;
四是来自氏族的兴衰与多寡,如王堂、孙楼、李海、大王、小王等;五是来居民经营的类别,如店、铺、集等。
全县现有自然村1038个,据考证商代建村1个,春秋时期建村3个,战国时期建村10个,西汉时期建村2个,东汉时期建村1个,三国时期建村2个,唐朝时期建村15个,宋朝时期建村35个,金代建村1个,元朝建村20个,明朝迁民后建村769个,清朝时期建村89个,民国期间建村1个,解放后,因迁民建村56个。
在上述村庄中,众多名称都有着一段历史的来历,如鲁坊村原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驿站。子路堤村是孔子弟子仲由所住之地。岩寨村、董营村和迷魂阵村是孙膑为大败庞涓所建。华佗庙村原是当地人为昭华佗之思而更名。《水浒》中祝家庄之地位于我县南部,现为甄台、李街、大寺、明堤、临河、西台、凤凰台并统称祝口村。
阳谷县寿张镇,有一个村庄名叫烟墩,据说此村最早建于商代,因这里曾经有烽火台而得名。阳谷县的烽火台作为古代军事遗迹被保存下来,直到唐宋元明时期仍发挥着作用,烟墩村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张秋古名张秋口,原为黄河渡口,张秋因每至秋季河水猛涨,初名“涨秋”。五代时因忌讳水字,更名为张秋,北宋仁宗于景德年间亲临张秋巡视河务治理。因此张秋北宋史称景德镇。明弘治年间刘大夏受命后治河成功,孝宗赐名“安平镇”。明末,又改称张秋镇。
西湖原名“孔家村”,明万历九年在村北建一石桥,易名孔桥。后因地势低洼黄河水涨时,易积水,又因在县城之西,故名。
金斗营,原为黄河码头,当时极为繁华,有日进斗金之说,故名。
定水镇,汉、唐时黄河经过此地,因地势高,河水漫涨时,止于此,故名。
高庙王,原名永康寨,明初曾在村东筑庙,又因王姓居多,故名。
阳谷县有很多与虎有关的村庄,如:石门宋乡龙虎村、闫楼镇石虎村、阳谷镇龙虎寨村、石佛镇前睡虎村、石佛镇后睡虎村、寿张原来有斗虎店、刘虎山。这些村庄的名称说明阳谷县历史上是有老虎的。
阳谷县村名由来举例
安乐镇王铁匠
据考,明初洪武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大部分居民会冶炼技术,所打刀具质优量广,远近闻名,人称王铁匠,后沿为村名。
阳谷张秋镇窦营
据考,宋朝年间,于姓迁此建村,称岭子崮堆。明初洪武年间,窦姓与付姓迁附近定居,付姓称岭子崮堆为村名,窦姓称村名为窦庄。于姓改村名为于家海子。后官府为便于征税,把三村合为一村,元末明初,战争频繁,明军曾在此设营,因村中窦姓家族较大,故以窦姓和兵营更村名窦营。
阳谷镇刘灿明
明洪武年间,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三里庄。村中有白塔寺一座,因院主无恶不作,被村民刘灿明杀死,村民为示纪念,故更村名为刘灿明。
大布乡李化真
相传,明初此处曾由李姓建村,后盖一土楼,取村名为李楼。
西焦海
西焦海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据考明前叫金鼎李庄,因有一尊金鼎而得名,明代中期,李氏因子孙人烟不旺迁走,后焦姓搬来,故村名焦海,后因聚落扩大,分东西两村,此村居西,称西焦海。
葛海
据考,明初洪武年间,葛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此处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故命村名为葛海。
孟海
孟海位于阳谷县城东部, 张秋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据考,原名决口岸村,因靠近运河决口处而得名。清初,孟姓迁居于此,后孟氏家族渐大,有因该村处在一个土丘上,更名为孟核,后任把核讹为海,称该村为孟海。现村分为两处村称西孟海,东孟海。
魏海
魏海位于县城南3公里。据《魏氏族谱》记载,魏智字允明,元朝翰林, 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与其弟允忠携全家从山西洪洞县魏村迁居山东谷邑城南,环村挖海壕以防盗,故称魏家海子。而后十子各居一方,自成一支。后又在村后建村,故分前,后魏海。魏姓第五世分居,在魏海西边又建新村,称西魏海。
陆海
陆海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据考,明末清初,此村地势低洼,土地盐碱,白茫茫一片似海,故取名盐海。高姓迁入后,改为高庄。陆姓迁居高庄北部,取村名陆海。后因两村聚落逐渐形成一体,陆姓家族较大,统称村名为陆海。
蒋海
蒋海于阳谷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考碑文记载,蒋成字孟居,因武艺高强,选进朝中为武将,后因作战有功,被封为元帅,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其子孙 由山西洪洞县迁居莘县定居,以姓命村名为蒋庄。至明朝中期,第五世蒋孚,由莘县迁此,扎棚为屋,因扎三座棚,故名三座棚。后为防盗围村挖一道海壕,易名蒋海。
武堂
武堂位于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据传,唐朝时此村叫五堂子,因当时村中有一个寺院,正堂塑有五尊武神像得名。
明朝此村分为五处小村,袁家景,王家道,张家胡同,董家花园,武家堂子。由于人口增多,五处小村连在一起,统称五堂,即今名武堂。
此村明末进士王大年的故里。王大年历任河南汝阳知县,甘肃巡按等职。回籍后修义学,置义田,乐善好施。
杨庄
杨庄位于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 据考,明初洪武年间,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张秋镇西龙王庙。后四世杨丰用迁徙居寿张镇东北安家,当时村东有杨树两棵,高数丈,杨姓遂以两棵杨树命村名双杨庄,后改为杨庄。
北台
北台位于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岳姓从山西洪洞县迁 此定居,以姓命村名为岳庄。清朝时,寿张知县在此筑一高台,每年立春这天,在此开迎春会,县官亲自扶犁耕地,表示一年开始,与民同耕,
所以此台声名远扬,又因为此台在寿张城北,遂更村名为北台。
史胡同
史胡同位于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据考,明朝时期,史姓迁 此立村,由于人少,边集中盖房,户户相连,盖成一个胡同,遂以史胡同定为村名。
赵升白
赵升白位于县城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据明万历年间碑文记载考,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 定居,命村名为老鸹营,后来黄河泛滥,金堤常决口长灾。每上水时,群众都集此商讨治水之计,因都姓赵,后更名为赵庄。在治水时,有个武秀才赵升白立了大功,他死后,群众为纪念他,更村名为赵升白。
炉里
炉里位于县城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西4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 此建村,因村民大部分有打铁技术,铁炉较多,遂定村名为炉李,后讹为炉里。
李成谷
李成谷位于县城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西3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许姓,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 此建村,命村名为许庄。后来李姓人烟旺盛,李纯谷是李姓家族长,遂更名为李纯谷。民国五年(1916年)后,这里建成了成谷乡,人们又把李纯谷改名为李成谷。
马庙
马庙位于县城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马姓从山西洪洞县迁 此建村,村北建一庙堂,故命村名为马庙。陈姓迁入后,马姓为讳陈压马不吉,大部分迁出。因村每年三月五日为大庙会,沿袭至今,声闻四方乡村,陈姓仍沿用马庙村名至今。
仝堤
仝[tóng] 堤位于县城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西2.5公里。据考,明朝中期,仝姓始祖自台前县打渔陈乡东仝村迁此定居,因村建于金堤之旁,故以姓和堤命村名为仝堤。
北孟
北孟位于县城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据《孟氏族谱》记载,孟氏二十四世祖孟达于唐末从邹县迁此定居,因处寿张西部,曾命村名为城西孟,后称北孟。清末,该村孟昭月,字子明,曾任南京镇守使,浙江督军。
陈窑
陈窑位于县城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西1公里。据《陈氏族谱》记载,明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于 此建村,以吉祥字定村名为来凤集。后来,陈姓在此立窑烧砖,修筑寿张县城,群众用砖亦在此窑购买,陈家窑闻名四方,陈姓遂更村名为陈家窑,后简称陈窑。
闫堤
闫堤位于县城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西1公里。据《闫氏族谱》记载,明代之前叫薛楼,因薛姓建楼得名,明初洪武年间,闫姓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人口增多,因村靠金堤,故定村名为闫堤。
西纸坊
西纸坊位于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东1.5公里。据传,此处是刘邦和张良相会处,汉留侯张良,字子房,在阳谷西汉庄屺桥下得黄石公兵书,佐汉高祖破秦而定天下,居民为表示纪念,故以子房定村名。
元朝后本村赵姓人口渐多,因村靠金堤,曾改名金堤口。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定居于此,多会造纸,建多处造纸作坊,易名纸坊。后聚落扩大,分为两村,此村在西,称西纸坊,另一村在东,称东纸坊。
八里庙
八里庙位于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据传,明代之前建村,村东庙宇塑有八条龙,曾取名为八龙庙。因西距寿张镇八里,亦称八里庙。明永乐年间,郑,吕,荣,陈,冯五位任兄,从山西洪洞县迁 此定居,仍沿用八里庙村名,后各姓人口增多,为表示友谊,各姓分别在原村周围建街,即为现在的郑街,吕街、荣街、陈街、冯街五街,统称八里庙。现郑街属十五里圆镇。
上闸
上闸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上闸原名荆门镇,运河建闸时置。据《阳谷县志》记载:荆门上下闸,在阳谷东北五十里,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 运河流向为南北方向,南为下,北为上,因此闸居南,故更村名为荆门上闸,后简称上闸。
下闸
下闸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北六公里。下闸原名荆门镇,运河建闸时置。据《阳谷县志》记载:荆门上下闸,在阳谷东北五十里,元大德六年(1302年)建。运河流向为南北方向,南为下,北为上,因此闸居北,故更村名为荆门下闸,后简称下闸。
史塘
史塘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据考,此村原名塘上,因村中建有庙堂而得名。明初洪武年间,史姓山西洪洞县迁此,后家族发展扩大,故更名为史堂,讹为史塘。
王营
王营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据考,明朝时期,张秋镇为水陆码头,商贾云集,官员们通过运河把南方贵重物品用船只运往京城享受,为保护过往船只,在运河两岸设有兵营驻守,永乐年间,王姓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故以姓和兵营命村名为王营。
后沙
后沙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东北3.5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郭姓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 取村名为郭庄。永乐七年(1409年)黄河决口,郭庄被淹,人们搬至村西南大沙岗上定居,更名为沙窝。后因村内人口渐多,分为前,后沙窝两村,此村居北,称后沙窝。简称后沙。
杨武岳
杨武岳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据考,该村建于明末CONG祯七年(1634年)。此村有杨家兄弟二人,一名文岳,一名武岳,家中巨富,寸有银子八缸,人称八大缸。故以杨武岳定村名至今。
西义和
西义和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西北3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刘姓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有大碾子,取村名为大碾刘。后“碾”讹为“棉”,“刘”讹为“楼”,村名曾为棉楼。因家族之间时有矛盾,村中老人以村中小庙为界分村。为使后代和睦,经两村族长协商,确定两村取名均以“义和”二字。因此村居西,故取村名为西义和。另一村在东,为东义和。
董营
董营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西北3公里。据村内《关帝庙碑记》载,此村始建于元末,有董、华二姓建村,分东西两个小庄,因洪水泛滥,房舍被摧,两和庄合为一村,因为此地设过兵营,董姓家族较大,故以姓和营命村名为董家营,后简称 董营。
赵盘炉
赵盘炉位于阳谷县城东部,张秋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赵姓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为会冶炼技术,家设一盘铁炉,所制铁具远近闻名,人称 赵家盘炉,后约定成俗,赵盘炉遂成村名。
前吕
前吕位于县城西北1公里,据《吕氏族谱》记载,明初洪武年间,吕氏始祖吕熙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紧靠阳谷城西北角,命村名为城角吕,又名吕庄。清初,吕氏人口增多,其中吕氏二兄弟到村北里许定居,称后吕,此村更名为前吕。
城角孟
城角孟位于县城东北角。据清咸丰年间(1851--1861)修《孟氏家谱》载,孟自后裔四十三代名忠。由邹县袅村迁到阳谷建村,命名为孟家庄,因位于阳谷城东北角,解放后更名为城角孟。
董希贤
董希贤位于县城西南三公里。据《董氏族谱》记载,明初洪武年间,董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南关董,清初,董振字希贤,又迁此建村,村以人名为董希贤。
西齐坊
西齐坊位于县城南3.5公里。据《齐氏族谱》记载,明初建村,原名双庙齐,因齐氏在双庙旁建村得名,清朝,齐家有人出任知县,修建功名牌坊,改名齐坊。后齐家的许姓亲戚,搬至齐坊东边建村,称东齐坊。此村居西,改称西齐坊。
王保玉
王保玉位于县城南2.5公里。据考,原名五里坑,因处阳谷城南五里,而又有一大坑得名。明初王姓从安徽省灵壁县王家窝铺,先迁至李台乡王申楼落户,后迁至台前县王集,传至七世,又迁此定居。当时有王、金、马等姓,后王衮官居苏州知府,认为此处是风水宝地,能出“宝玉”,后讹传为保玉,遂为村名。
后席
后席位于县城南4.5公里。 据《席氏族谱》记载,席姓子实,子明,子聪叔伯弟兄三人,自明洪武年间,迁来山东,子明居聊城,子聪居堂邑,子实居阳谷城南十里。不久盖了一楼房,故称席家楼。解放后,聚落扩大,遂有前席,后席,中席之称。中喜村今已消失。
陈添寺
陈添寺位于县城南4公里。据考,陈添寺原名陈留头村。明初洪武年间,陈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后建一寺院,因无钱,半途停工。陈留头村居民得知后,主动出钱将寺院盖起。为示纪念,遂命盖村为陈添寺。
赵庙
赵庙位于县城南5公里。据考,明初,赵姓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称赵庄。人烟不旺。明末韩,王等姓相继迁居于此。认为人烟不旺,系鬼神作祟,便一连修了关帝庙,真武庙等七个庙宇。并定于二月初八为庙会,驱赶鬼神,故将村名改为赵庙。
前李
前李位于县城西南4.5公里。据传,清初李西成,从后李迁此定居。后,宅房增多,形成聚落,又处后李之南,故命村名为前李。
石楼
石楼位于县城南5公里。据《石氏族谱》记载,石楼本无楼,明初,石姓从山西洪洞迁至阳谷石皋窑定居,感到石头被烧成石皋不吉利,后移此建村。为了让后代人兴旺发达,以图吉利,遂命村名为石楼。
毛桃董
毛桃董位于县城南4.5公里。据《董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七年(1409年),
董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建村, 因有植桃技术,房前屋后绕村植的皆是桃树。几年后桃树成行,桃子累累,此桃个小毛长,不但好吃,还能入药。由此命村名为毛桃董。
西国
西国位于县城南5公里。据《国氏族谱》记载,此村原名国庄,南宋恭帝德佑年间(1275--1276年) 国姓又郑州迁此建村,以姓命村名。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 国姓一支搬至东一公里定居,仍叫国庄。后来因重名误事,便以方位定村名, 此村称西国,东边那村为东国。
费楼
费楼位于县城东南5.5公里。据《费氏族谱》记载,原名费洼。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定居,因地势低洼,雨后积水而得名,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 ,
村庄兴旺富裕,建楼成片,遂更名为费楼。
司营
司营位于县城东1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司姓从山西司家营迁此建村,为寄托对家乡的怀念,故命村名为司营。
满坑
满坑为于阳谷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西1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满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安家,因村前有一水坑,故以姓满和有坑,而命村名为满坑,现属西门村民委员会。
许堤
许堤位于阳谷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东1公里。据《许氏族谱》记载,明初洪武年间, 许姓从山西洪洞县迁至今河南省台前县高庙村定居。清朝时期,又从高庙迁此建村,因在金堤上,故以姓和金堤命村名许堤。现属于东门村民委员会。
李美韶
李美韶位于阳谷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据《李氏族谱》记载,明初,寇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不久寇姓绝。刘姓又迁此村,名刘直庄,后刘姓又绝。李美韶从史胡同迁此后,人财兴旺,遂改刘直庄为李美韶。
赵梦俭
赵梦俭位于阳谷县城东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据考,明初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命村名为赵家店。清朝时,村里有个童生叫赵梦俭,十岁能善别是非,深受人民爱戴,后人将赵家店更名为赵梦俭。
烟墩
烟墩阳谷县城南部,寿张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 传说,此村建于商朝,为了防御敌人入侵,在交通要隘设立狼烟墩,以作御敌信号。墩内堆满狼粪,一旦发现敌人来犯,立即点燃狼粪,狼烟冲天,诸侯看到烟起,知有敌犯,领兵救援,宿称烟墩。历代居民皆沿此说,故称村名为烟墩。
西汉庄
西汉庄位于县城西北0.5公里,据传,西汉建村,后遭兵毁,相传黄石公当秦乱之时隐于谷山,后遇张良于杞桥授以《太公兵法》帮刘邦成帝业。村前有杞桥。西汉定鼎肈基于此,故以西汉命庄名为西汉庄。
俞楼
俞楼,位于县城西北3.5公里,据《于氏家谱》记载,原名于楼,于氏始祖系浙江嘉兴县于家沟人。明初,随燕王朱隶扫北,因病而留此定居,后建一楼房,故名。后,俞、李、梁等姓迁此,改名俞楼。
孟宅
孟宅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据《孟氏族谱》记载,孟姓原住在阳谷南街,孟氏人官居陕西临童知县,后任训导,购买阳谷西北5里姓石的住宅一处。姓石的回江南后,孟姓建成大宅院,故称孟宅。因孟姓人烟日盛,孟宅遂成村名。
前杨
前杨位于县城北2.5公里,据碑文记载,杨氏三世祖聪佩在外为官,年迈回家,原村杨家井已无适当的地方,便迁至一里之外的曹家庄另购地基,建设家园,杨氏家族逐渐发展,曹姓消失,村名遂改为杨家庄。后发展为前,后杨两村。
此村在前,故称前杨。又因该村从事木工的较多,做木铣头出名,亦称木铣头杨。
郭围子
郭围子位于县城北2.5公里,据《郭氏族谱》记载,此地原名郭坑,明中期郭氏从山东汶上县逃荒至此,在坑边定居,故名。
后人为坑字不雅,改村名郭庄。清朝后期,为了安全在村边打了一圈围墙防盗,又因与附近郭庄重名,遂更名为郭围子。
刘灿明
刘灿明位于县城西北二公里,据考,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 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三里村,村中建有白塔寺一座,因院主无恶不作,霸占农民土地,被村民刘灿明杀死,为当地除去一霸,村民为示纪念,故更村名为刘灿明。
王楼
王楼位于县城西2公里。原名西三里庄,明初王姓从洪洞迁至阳谷县王家胡同安家。后搬至阳谷南街,明弘治年间(1488-1505)又迁入城西三里庄。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王承恩中举后为提督之职,招为郡马,家庭日渐繁盛,并建高楼,故改为三里王楼。因处阳谷县城西北城角,亦称城角王楼。
四棚
四棚镇地处阳谷县城东南8公里,据《阳谷县志》载:清康熙圣驾南巡,幸过阳谷,曾在此扎四座龙棚而得名。
阳谷人尊称他人为“二哥”的习俗
阳谷有传统民俗,就是出门在外,遇到年龄相当的陌生男子,要尊称为“二哥”,而忌讳称“大哥”。
阳谷人在社会上尊称他人为“二哥”的习俗,是受明朝中后期以来广为流行的武松文化的影响所致。因为武松是老二,是英雄好汉,所以叫人家为“二哥”是尊称。
因为受武松的影响,阳谷形成一种崇尚忠勇,秉持正义,热情好客,无私待人,淳厚豪爽的民风。
讳称“大哥”,那是因为大哥武大郎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性格方面,都与其弟武松形成强烈反差;武大郎窝囊至死,还落得戴绿帽子、当王八。“大哥是王八”之说即滥觞于此。时间一久,人们对“王八”一词的含义产生误解,误会为水中那种实在的动物,于是才有了“大哥是王八,二哥是兔子”的谬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