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9|回复: 0

阳谷轶闻趣事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6 12: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皇子三跪刘琰

    刘琰(1651~1712)清代官员、诗人。字公琬,号介庵。今阳谷城东八里营村人。自幼嗜读,家贫,常晚间借火照读,或映月而诵,寒暑不辍。康熙三十年(1691)赴会试,举进士,由庶吉士转翰林检讨,纂修三朝国史,主持礼部考试,力持公道。1703年出任江宁知府,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任职期间屏绝陈规陋习,上赐冠袍,命督江西学政,严禁请托,剔除宿弊,有“铁面冰心”之称,时有“江右六君子”,刘琰为其一。任满归里,囊箧空空,自述所藏“唯一怀明月、两袖清风而已”。晚年居张秋镇,闭门谢客,以诗酒自豪。刘琰善诗,康熙曾誉为“清代李白”。遗有《柳园即事》、《抱病卧檐下》等诗数百首,近人为集付印。

    康熙年间,因康熙皇帝爱其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便召进翰林院,并让其专门教导皇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读书。刘琰即为皇子之师,从不为皇子的尊贵而迁纵,一直以严教为本。所以使一贯骄横成性的皇子,甚感拘束和不悦。

   这天,胤禛见刘琰不在,便私自逃学,和服侍的小太监去城外河里钓鱼去了。后被刘琰发现,他不顾康熙皇帝的面子,也不管群臣的非议,便立即罚胤禛跪在地上,并让他把这日新学的书通通背过为止。胤禛没法,只好跪地而读,直到背会而止。刘琰这时仍面带怒容道:“你今后如果再逃学,不光罚跪背书,还要挨板子,回宫去吧。”

  胤禛从小娇生惯养,哪受过如此责罚。他抚着跪痛的双膝,一听以后逃学还要挨板子,立时就不干了。他瞪起两眼,用手指着刘琰出口骂道:“好你这臭老头,我逃了这么一次学,你就罚;若再逃学,你还要打板子,你可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我可不是好惹的!马上就叫你知道我皇子的厉害!”刘琰一听,正想把他叫回,严加训教,皇子胤禛一转身早已跑得没了影儿。

  这皇子胤禛果然说到做到。次日一早,他叫了几名太监,把刘琰堵在房内,按在床上,七手八脚地给刘琰来了个五花大绑。他怕被人发现,就用砖、泥把门窗堵得死死的,说道:“臭老头,让你到西天教书去吧”。

  当时刘琰在康熙皇帝眼里,还是个红人,所以朝中大事时常找他商议,听听他的高见。刘琰也时常到养心殿康熙那里去谈谈皇子胤禛的学习情况。可如今康熙一连几天不见刘琰登门,甚是纳闷。于是便来刘琰住处找他,也想顺便看看皇子的学识有无长进。当康熙皇帝走到刘琰的住处一看,门窗全给封闭了,顿时惊呆了。他忙让宫人把门窗打开,朝屋里一看,只见刘琰被绑在床上,两眼塌陷,面黄肌瘦,已奄奄一息了。康熙皇帝亲自给刘琰松了绳索,问明原由,心中非常气愤,遂让宫人把皇子传来,当场严责了一顿,并让他跪在刘琰面前,来赔礼补过。

  刘琰怒火中烧,他远远地坐在一旁,两眼仰视房顶,对跪求宽恕的胤禛,却毫无理睬之意。

康熙皇帝一看刘琰不理皇子胤禛,心想:大概是跪得太远了。便拉起皇子,走到刘琰跟前,让他面对刘琰再次跪下。心想:这下该行了吧,只要你说句话,叫皇子起来,即使你壮了面子,又体现了我管教皇子,两下里的面子上都能过去了。可是出乎康熙预料,刘琰仍无动于衷。康熙见皇子长时间跪着不能起来,心里便慢慢地可怜起皇子来了。心想:罢罢罢!何须为此事让皇子受罪。于是他便暗暗地向皇子使个眼色,让他自己起来算了。

  刘琰在一旁看透了康熙的心思,他见皇子刚刚站起身来,便寓意深长地说道:“非是臣薄情严律皇子,而作为将来一国之主‘学为尧舜,不学则为桀纣’。请万岁三思。”

  康熙皇帝听后,认为刘琰的话很有道理,他想:只有同心同德教子成龙,使之效法尧舜,才能使这大清江山世代相传。如果让儿子不学无术,纵其骄邪之性,一旦变成桀纣,岂不断送了江山,留下万代之骂名。他越想越觉得刘琰严得有理,于是又让皇子重新跪在刘琰面前,自己也坐在刘琰身边,亲近地将手扶在刘琰的肩上,一起听着刘琰的训导。后来,宫中画匠,把此景画成一幅听训图,赠与刘琰。从此,皇子三跪刘琰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两袖清风情操高洁的刘琰

  刘琰(1651—1712)清代官员、诗人。字公琬,号介庵。今阳谷人。又称黄山先生。

  清顺治八年(1651),刘琰出生在阳谷县城东八里营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七八岁时,他父亲去世了,家庭生活更加困难。刘琰幼即好学,爱读爱听古代圣贤的故事,暗中立定志向,要以他们为榜样。读起书来,有时废寝忘食,晚上点不起灯,常常借着火照明来读书,赶上好月亮天,就映着月光来读,即使是三九严冬,冻得手脚皲裂也不间断。

  康熙九年(1670),刘琰二十岁时参加童生试,顺利地通过了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在考场上,刘琰很快就完成了应作的七篇时文,时辰才是申未之交(下午三点左右)。主持考试的提学感到很惊讶,一看他的文章,却发现老到浑成,就像是在预先构思好的一样,便问他能更成否,刘琰于是又作了两篇。因此在这场考试中刘琰被取为第一名。第二年科试刘琰又首先被录为廪膳生员,月给银四两。提学称许他为仙才,刘琰的名声大振,以至附近很多人来向他请教学业。

  传说刘琰出仕之前,曾一度靠学馆(教私塾)度日,束修(教书的报酬)微薄,生活极其困窘。有年除夕,刘琰辞馆回家,无钱置办年货,见其妻在灶上贴玉米面饼子、蒸窝窝头过年,遂挥笔写成一副对联,道是“上五下辞旧岁,里二外八迎新年”。

  春联贴出后,村人不解其义,刘琰解释说:“刚才见拙荆(古人指谦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荆室’或简称为‘荆’)准备过年饭食,先贴饼子、后蒸窝窝头。贴饼子时两手对拍,岂不是上下各五个指头吗;蒸窝头时里面用两只手的拇指在里面,其余八个在外,所以说是“里二外八”。说罢拍掌大笑,全无忧戚之色。邻里知其贫困,纷纷以米面、鱼、肉等物相赠,刘琰一一婉谢,拒不接受。

康熙二十六年(1687),刘琰参加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典试官周清原阅刘琰考卷,大加赞赏,至有“如获拱璧”之语。康熙三十年(1691),刘琰考中辛未科进士。考后刘琰去拜见房师(对分房阅卷的房官的尊称)许逊斋,许说:“按你的文章应名列第一,可惜非我力所能及,不得荐为首选,但文章如金玉自有定评,不必因为不能抡元而憾恨。”在接下来的朝考中刘琰被选拔到翰林院,授为清书庶吉士;三年考满,再授翰林院检讨。不久又被选任三朝国史纂修官。书成后,皇帝赐给蟒服一套,作为奖励。

  刘琰在翰林院供职时,曾随康熙皇帝南巡。康熙帝知其家境贫寒,准备将沿途各地官员所进献之物相赠,便嘱咐刘琰到其家乡时特地奏报,刘琰虽然明白康熙皇帝的心意、但不愿接受赏赐,船过阳谷境时有意隐瞒不报。南行至江宁府地方,康熙帝再次动问,刘琰奏称“已过来八百余里”。康熙皇帝感慨之余,戏责刘琰说:“你这个人太死板,到手的富贵不要,真是个穷八辈啊!”其后刘琰终生贫穷,其子孙后代亦不富裕,人们都说如此正应了康熙皇帝的“金口玉言”。

  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会试,刘琰任同考官,对私相请托概加拒绝,认真阅卷,客观公正地评选和推荐。即使没被推荐的卷子,也都有予批阅,考生们都敬佩他是文章知己,纷纷以弟子礼晋见,请求指导。结果张榜公布出来,经他推选而取中的人都是士林有名的人物。当时舆论评价主持公道者,一致认为刘琰应是第一人,以至海内有“四君子”之称,刘琰列居其一。

  同年十月,康熙皇帝为孝惠皇太后庆贺六十岁大寿,亲自撰写《万寿无疆赋》书写到围屏上进献给皇太后,同时又命朝臣中文学侍从也都撰写一篇同样的贺文。当时遵命作赋的有四十九人,刘琰所作被评为第一,康熙皇帝很满意,亲赐丝绫奖励。这时恰巧赶上江宁府知府一职告缺,康熙意思想派刘琰去,便征求大学士李光地的意见。李光地是辛未科主考之一,算是刘琰的老师。李光地向皇帝奏道:“江宁是江苏省会所在,深受六朝旧习影响,风俗骄纵,民情薄恶。有才干无操守的不可任,有操守无才干的也不可任,刘琰才守兼优,我对他早就了解,他正是江宁知府的恰当人选。”于是传旨在畅春苑召见刘琰,即刻任命他为江宁知府。

  刘琰接受了江宁知府的任命,随即带一名年轻仆从上路,昼夜兼程,很快就到了江宁地界,也不向官府招呼,就在江宁府属各县先走了个遍,对当地习俗民情和官吏好坏作了大体了解。地方上派出迎接的吏役远迎到几百里以外,仍然不见新任知府的踪影,而新太守却已经在境内有两个月了。刘琰上任伊始,就遍发告示给各属县,褒扬善良,对虽有作恶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准许悔过自新,再犯加倍惩处。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和地痞恶棍等个个闻风丧胆。

  当时江宁府时兴一种旧礼,市面上百业各行都对官府有献金和礼物供应,如绸缎机房每天应贡绸缎一联,一年下来就是三百六十联,其他各行也都仿此办理。刘琰上任后,规定各属应分火耗,旧规礼皆一毫不受,各县供给一概革除。江宁府所辖的龙江关是进出南京的门户,明朝时曾在此设户部钞关,专理粟帛杂用等税。清朝则由江宁督理织造兼督理龙江关税务,有携带绸缎过关的一旦被查出就要受罚。负责把守检查的拦卒借机作奸,即使是出入携带日用品,也任意敲诈勒索银两。前任知府也知道其中弊情,多次下令禁革,但情况依然如故,似牢不可破。刘琰则采取允许百姓告状的办法,每个城门出处都放置屋瓦十片,用盖有官印的纸封好,如有受欺者到此即可击瓦而去,守卫城门的吏役据以上报,就立即将作奸拦卒拿问,这样才使龙江关积弊得以杜绝。江宁百姓一致称颂新知府,亲切地称他为“击瓦太守”,商民感戴他,供奉他为财神,甚至在他离去后这种习俗还传到了其他地方。

  另外,每逢初一、十五,刘琰就定期宣讲皇帝谕旨,反复详细解说,使一般老百姓都能了解,还留心听理诉讼,及时揭露隐伏的坏人坏事,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以至江苏全省都传颂说江宁又出了个包龙图。

在处理完政事公务后,刘琰还爱到书院与学子们讲论学问,当面为他们批改文章评说优劣。后来官至翰林院编修的刘岩(大山)和黄越(际飞)等名士,就都是当年经刘琰将拔的人物。时间仅仅两年,江宁就出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风俗为之一变的新局面,这些情况都被反映到了朝廷和皇帝那里。

  刘琰出任江宁(今南京)知府之初,有一书史禀告说:“知府大人,您的铺堂砖应当换过!”刘琰不知何意,便问书吏何为“铺堂砖”。书吏回答说:“本府旧规,公堂案子的四条腿都用四只元宝垫着,这四只元宝叫‘铺堂砖’。凡新知府到任,均将此银收归已有,再从公库中取四锭银子垫上”。刘琰不愿贪此不义之财,于是就问书吏说:“旧有铺堂砖可曾损坏?”书吏回答说:“未有损坏”。刘琰笑说道:“即无损坏,何必更换?”闻知者无不盛赞其正直清廉。

  康熙四十一年(1702)冬,有几个省的学政出了空缺,主管部门两次草拟初步人选,都不大合乎皇帝的心意,康熙亲自写了刘琰的名字交给吏部,吏部拟派广西,康熙又亲笔勾换为江西。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正月,康熙皇帝第四次巡幸江南,二月到达南京,刘琰接驾,随至皇帝寓所入见。康熙向刘琰询问地方利弊,刘琰一一奏对。之后,皇帝又和刘琰讲论儒经要领,刘琰奏说:“圣学当上对天心,下通民志,其功在克己慎独,其要在亲贤远佞。”皇帝命侍从拿纸笔来,让刘琰写下这几句话,刘琰便恭恭敬敬地写了三句纲领性的话呈上,康熙很满意,也乘兴写了朱熹的《窗铭》“言思毖,动思踬,过思弃。端尔躬,正尔容,一尔衷”赐给刘琰。另外又赐冠、袍各一,极尽宠幸。有一次皇帝还亲自驾临江宁府署,君臣之间曾有这样两句问答——康熙问:“江宁年成这样丰裕,不知爱卿也跟着富起来了没有?”刘琰答道:“臣惟有一怀明月两袖清风而已。”康熙离开南京时,又命刘琰随驾至苏州,与别人一同召见,交谈了很长时间,然后留下吃饭。回程到镇江金山寺时,又一次召见,命刘琰即赴江西新任,不必再等候送驾。刘琰跪请皇帝训示,康熙送给他两句话:“拔真才,做好官。”并特赐刘琰座位,还专门给刘琰写了一道“凡学政所宜为者,不许地方掣肘”的敕书,刘琰谢恩而出。

  刘琰告别江宁那天,道路上拥满了送别的人群,有拉着车不让走表示挽留的有设宴饯送的,从早到晚,轿马都难得前行一步。只好又回到公馆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刘琰便自己骑了个马去长江岸边上船。等船开时,两岸鼓乐声和相送流泪不忍告别的,声音混杂,几十里地络绎不绝,准备乘船相送的有数百人。刘琰深受感动,即景赋诗三章,并再次坚决谢绝大家的盛情相送。

  刘琰到江西任学政后,不忘康熙的殷殷嘱托,以兴利除弊、选拔真才为宗旨。按例行职责,首先对所属各府州县文武生童进行考试,一概出于公心,谨慎从事,丝毫不敢苟且马虎;每出一题,都要自己先写一篇程文作为示范。无论是在开考前对诸生训勉还是阅卷评定之后,都要讲明儒经宗旨所在,教育士子要以注重品德、崇尚操行为先。严格杜绝私相请托,对出身贫寒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同样拔取,江西士子都称颂刘琰是“铁面冰心”。江西士林风习也为之一变,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气象。凡是被刘琰所选取的人才,老百姓都交口称赞,就连农夫牧童、妇人女子都称道是真秀才。在考试到饶州(今波阳)的时候,发现州府所取参加院试的名额每县才不过数十人,不但人数少,所做文章也不足观。刘琰就发布告示,凡县考应试童生有名在案的都可准备参加这次院试,不受原来所取名额限制,考试时间另行通知。任提调官的当地州官对刘琰的做法予以非难,刘琰取出皇帝的敕书,说道:“朝廷赐给我这个敕书,不是光做样子好看,是要派我来选拔真才,以为国家准备有用之人。你难道是想和朝廷使者对抗吗?”气愤之下就要对他弹劾,因同僚们恳切求情才作罢。最终还是照刘琰的方案,凡县案有名的都参加复考,结果真才倍出,没有因贤才未被录用而出现遗憾。岁试一遍完毕,刘琰去谒见江西巡抚张志栋,张欢然迎入并三致拜礼,刘琰表示不敢当,张说:“公一尘不染,为朝廷拔取真才,应当向你致拜;您为江西培植文风,我作为一省巡抚,有风俗教化的责任,又应当向您致拜;我老家是山东昌邑,您是山东阳谷,咱们两个是老乡,您帮了我的忙,我这算又沾了老乡的光,这是第三层向您致拜的理由。”康熙四十三年(1704)二月,李基和继任巡抚,对刘琰更加敬重。两人相见之时,李握住刘琰的手说道:“过去同在翰林院时,只知道您文章有名,现在才知道您文章和政事都是同样出色,真正可称得上是表里一致的君子啊!”于是向全省发出公文,号召下属十三府官员都以刘琰为榜样。遇到有关大政,一定要请刘琰商酌后才去施行,刘琰有什么意见也诚恳地直言相告。

  学政三年任内第一年进行岁考,第二年科考。按照当时规定,岁科考试所录取生童都要造具清册,解送礼部,岁科考一等生正场卷也要咨送礼部磨勘,如复查发现错谬和作弊情事,除罚处生员外,严重的以至学政也被罚俸议处。刘琰将岁试册文报部以后,礼部主管多次索要规礼,刘琰不予置理,当事者便以册文字画错讹为由,拟议对刘琰降一级处罚。时当康熙四十四年春皇帝第五次南巡到江南,处理到这件事,便问两江总督阿山:“刘琰为官怎么样?”阿山回奏说:“刘琰居官清正,两江第一。”康熙又问江西巡抚李基和,李回奏道;“刘琰主持考试,不论是对文武童生的院试,还是考定文武生员等次的岁科试,都一毫不苟,实在是真正清官。”皇帝因此特旨对刘琰免议。刘琰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越发严格要求自己,坚守高洁的情操,以此作为对朝廷的报答。而忌恨刘琰的小人也不甘就此罢休,越发想找机会来中伤他。这时有人以刘琰清正高洁、坚持操守为他向礼部辩说,但当事者却回答道:“刘公的清操,我们也有耳闻。但规礼是天下各地都如此,怎么就单单他江西不兴?退一步说,即使江西不送规礼,难道连写一封信打个招呼都不能吗?当时假若肯稍为照应,部议也不会提出来啊!”这话传给刘琰,刘琰依然置之不理,只仗自己一腔刚方之气、严正之操,终究不写一个字给礼部。等到科试册文报部,当事者又以字画错讹的同样因由拟议对刘琰罚处。这时正值康熙皇帝幸驻新建的热河避暑山庄行宫,当事者这次耍了个手段,将对刘琰的议处和其他事杂在一起上奏,康熙皇帝竟然一起允准了奏议,就这样终将刘琰降夺一级。

  刘琰接到这个消息,没有表示多么意外,反而好像很高兴的样子,并举出江西前贤陶渊明的例子,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给后人留下《归去来辞》那么好的千古文章,他就是我的榜样啊!于是决心辞官退归故乡。但刘琰虽为官多年,却清正一身,身无长物,囊空如洗,说辞归故乡,千里迢迢,怎么得回?这时巡抚换了郎廷极,郎公尊敬刘琰的清操,慷慨地拿出三百两银子赠给刘琰作路费,原任监政观察韩西崖也赠银一百两,并且对大家说:“学政任满回家竟然没有路费,这在本朝六十年来还是第一次遇见。”众多地方士绅也都纷纷写送别诗赞扬刘琰,表示挽留。刘琰一向喜爱豪饮,便以大半还酒债,剩余的当路费辗转从运河坐船回山东老家,并写有一首有名的《旋辕》诗纪其事,全诗为:“笑别江南返故乡,携来奇物满船装。一轮明月闲中得,两袖清风淡处忙。吴水吴山偿酒债,楚花楚草入诗囊。多情还有河边柳,一带云烟锁夕阳。”旧县志收入此诗,题作《江南学政差竣,载酒一船归,人以为金银,及发始知》。

  刘琰回乡在张秋杜门谢客,寄情诗酒,啸傲自豪。京城同僚好友多次给他来信,说当今皇帝好比尧舜再世,您老不可以隐退在野,劝他重新出仕,刘琰概不作答。后来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康熙名臣”的张伯行当时官任兖宁道,因公干从运河过张秋,要前去拜访刘琰。刘琰推辞不见,张伯行径直进家,刘琰说:“陋室不堪,所以不敢屈劳您的大驾。”张伯行笑道:“不堪何妨,不堪才正表现出君子的风度!那些居住高堂大厦的,哪里有这种高卓的情趣!”张伯行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富裕,每要借给刘琰盘费,让他去京都补官,并且说:“公高卧不出,自己打算倒好,但又对得起天下百姓吗?”刘琰还是坚决辞绝。张伯行后来调任京城,在皇帝休憩闲宴处奏对时,向皇帝推荐刘琰是王佐之才,可与汉唐诸臣相比,把他征召来朝廷,一定会对当朝风俗教化大有补益。康熙皇帝深以为是,正准备大用刘琰之时,刘琰却与世长辞了。这年正是康熙五十年(1711),刘琰才六十一岁。给他送葬参加追悼的有千馀人,即使路过不认识他的人也都表示惋惜。张伯行哭得尤其悲哀,说是老天不想让这人兴起啊,不然怎会这么早就从人间夺走介庵先生呢!并且亲自写诗文祭悼,其中有“斗山失韩,洙泗无曾”这样的句子。刘琰死后第二年,阳谷县和张秋都有将他列入乡贤祠,江西、江宁将他列入名宦,江右六君子祀,刘琰在其中之一。刘琰是一个清官,他一生清介正直、坚守节操。刘琰又是一个文人,是一个诗人、书法家。他丰姿爽秀,天性旷放,气度豁达,富秉文人气质。好临池作草书,开始学习王右军,后来自成一家。人们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看得很宝贵。所著传记词赋高古典雅,在翰林院十年,前后应制诗赋,多次得康熙皇帝赞赏,但并不以为重。平时所写文章,脱稿以后,被人家拿去,也不自留稿底,更不将诗文刊刻示人。所以著作虽多,但得行于世的却甚少。状元出身、官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的韩菼曾称许刘琰是“文章冠十五国之先,人望在数千载之上”。刘琰的为人、为文足以名世,只因他无视官场规则,身处政以贿成的封建官场,终于自己退离官场,而他又雅不好名,逐渐被湮没,但在阳谷家乡却流传着他的口碑遗闻,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刘琰墓在县城东八里营村西,现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真实的武大郎

  《水浒传》中的三个主人公:武松、武大郎、潘金莲都是清河县人,关于他们的许多故事书中虽然没有,但在清河民间却广为流传。

  据专家考证:“武公名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称四老。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人,搬清河县孔宋庄(今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丧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中进士,官拜七品,与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公之夫人潘氏(今清河县黄金庄村),名门淑媛。八世祖官居贝州甘陵郡”(今清河县)。传说中的武大郎并不像《水浒传》上写的那样窝囊猥琐没出息,皆因施耐庵老先生“误听误传,以讹传讹”将武植和潘金莲的形象丑化了。

  清河县城东有个村庄叫武家那。武家那原来叫孔宋庄,乾隆皇帝下江南,沿着运河到了孔宋庄,听说了这里的情况后,乾隆皇帝有些奇怪:“既然村子叫做孔宋庄,可是为什么村里没有一个姓孔的人呢,这不是明显的名不副实嘛。既然村里很多人都是武氏族亲,应该叫武家哪!”当朝天子金口一开,便是圣旨。从此以后,孔宋庄便更名为武家那。

  武家那的老乡说:俺武家的先祖武植,是明朝的清官,做了阳谷知县;武植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长得人高马大,少年得志,中了进士;后来任阳谷知县,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为当地民众办了很多好事……。

  因为武植在老家排行第四,所以在老家都称其为“老四”,现武氏各分支家谱首位处都有“武老四”。不过,当年武植迁居孔宋庄之后,街坊邻居却都以“武大”称呼他,“武大”其实是一种尊称,于是后世也便有了“武大郎”这个称呼。

  武家那邻村有个黄金庄,黄金庄有个大家闺秀潘金莲,她并非是潘裁缝的女儿。武家那和黄金庄的父老说,潘金莲长得浓眉大眼,百里挑一,且知书达理,聪明贤慧。潘金莲和武植成亲后,夫唱妇随,恩恩爱爱。潘金莲劝武植,做官要做个清官;武植敬重潘金莲,逢事和潘金莲商量。武家后人称她为“老祖奶奶”。

  武植墓为青砖垒造,1946年掘墓时发现一口楠木悬棺,两具骨殖。武大郎骨殖高大,推算生前身高有一米八左右。

http://img.blog.163.com/photo/T2zfdhUgLhblfHJssYhrFQ==/4828703225473457495.jpg

http://img.blog.163.com/photo/UVQpTpdhFVGjR7BI1U3hdg==/4828703225473457496.jpg

http://img.blog.163.com/photo/ZG-nR4obNbuzE8E9ECphig==/4828703225473457497.jpg

             武氏祠

http://img.blog.163.com/photo/18en0wWBY9TxQjnXD6ejvg==/4828703225473457498.jpg

           武植墓

http://img.blog.163.com/photo/PNoKwr_rjRq48s4ZPCpedg==/4828703225473457499.jpg

           武植墓悬棺

武植墓前有武家后人立的墓碑,碑文如下: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后徙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在清河县民间流传较广,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另一种形象:明朝时,清河县孔宋庄出了个武大郎,他从小就跟着一位好友挥毫武枪,学文习武。这位好友王某文武双全,与大郎情同手足,教的认真,学的用功,武大郎在这位好友王某的帮助下,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做了县官,他的这位王某却不走运,怀才不遇,家境日渐贫寒最后落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王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告别了妻儿老小,去了阳谷县找武大郎,想求个一官半职。

  武大郎看到王某衣衫褴缕,面黄肌瘦的样子,心里很难过,话间知道了来意,武大郎何曾不想帮他一把,让他出人头地,风光一世,可是武大郎也最了解这位好友,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弱点,为了上对朝廷下对百姓负责,并没给他官做,只是陪伴他好吃好喝地住下。由于公务繁忙,武大郎不能天天陪伴这位好友,就让手下人代办。这位王某住了很长时间,武大郎也不给他官做,不由心生怒气,暗暗骂道:“武大郎真不是个好东西!当了官就忘恩负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唉!”一气之下,竟不辞而别。并编了许多故事污蔑谩骂武植。没想到,当他回到村里后,却发现自己的家里大变了样,原来武植早已派人用个人的积蓄给他家盖了新房子,并给了他家里许多银两。这位王某真是后悔莫及,可是已经晚了,他编的那些故事在民间已流传开来,以至施老先生误听误传把武、潘形象丑化并写进了《水浒传》,使武、潘二人蒙冤至今,如果是现在,告他个诽谤罪,怕是施老先生和那位好友也吃罪不起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许多文人学者到清河追踪访迹,调查考证。1994年,《人民日报》刊载了一篇为《水浒传》中人物武大郎平反的文章,很快被多家媒体转播转载,后来央视“名嘴”敬一丹等中央和地方许多媒体的记者纷纷来到清河进行采访。一些作家还相继写出有关三个人物的文章和作品,东北作家孙峻然的长篇小说《武潘千古沉怨之谜》,河北作家许超写的《武大郎传奇》等一大批文学作品,在清河县荡起了层层波澜。后来,清河县作家戴恩辰创作了以清河县流传的有关故事和史料改编的古装剧《武大郎正传》由山东德州京剧团排演,并将参加了山东省艺术节。

武植的纪念展厅还陈列一尊清代乾隆十六年的石碑,这是乾隆皇帝二次下江南,途经此地,听说武植有坟无碑,便口谕立碑于武植墓前,同时植树二百余棵,只可惜当时壮观的大片密林毁于“文革”中。

http://img.blog.163.com/photo/LKDBB1SHXloEqyuNBGl2cA==/4828703225473457500.jpg

          后人挖掘出来的乾隆年间的石碑

施耐庵的后裔,河北威县的施胜辰曾赴武家那作画十六幅并配诗文以道:“施家欠债施家还”之歉疚。

其中武县令画像的配诗为:

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

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

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

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

潘金莲画像的配文曰:

余曾敬绘武潘正传十六幅,端悬于武氏祠壁为其平反冤假错案,一白天下。然九泉武潘不恕吾族先人水浒传中泼污之过,故唆使小鬼得遍姿去,余今重塑武潘正容,还其本来面目,愿乞武潘在天之灵宽恕。施氏焚香再拜。

又一说武大郎是湖南桑植县令

  武植在湖南桑植当县令的时候,人人皆知武植是个好官,身高八尺,仪表堂堂,清正廉洁,潘金莲是大家闺秀,才貌双全,品德贤淑,夫妇二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齐心协力把桑植县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他的老乡田二先生穷困潦倒,正为自己无钱修葺将要倒塌的两间茅草屋而发愁。田二先生年幼时,曾经教给武植耍枪弄棒,自以为是武植的老师。当他听说武植已经当上了桑植县令时,田二先生决定不远千里奔赴桑植,找自己的学生讨还人情债,理由很简单:没有他田二先生的启蒙,他武大郎焉有今天。武大郎对田二先生的到来自然很高兴,潘金莲遵照丈夫的吩咐热情款待了田二先生。

  可是田二先生不高兴。武氏夫妇的热情招待虽然让他整日酒足饭饱,可是家里怎么办?于是越发高唱自己的启蒙功劳,当他半遮半掩的向自己的学生提出想要一笔钱盖房和养老时,他的学生却只是说“知道了”。田二先生越想越郁闷,越郁闷越气愤,到最后只得舍了脸皮抛却斯文找武大郎要一大笔钱,这下子把武大郎夫妇弄得尴尬不已,武大郎为难地说:“容再缓缓,容再缓缓。”

  田二先生毕竟也是读书之人,脸皮都快撕破了仍不见武氏夫妇松口,无奈,月余之后,只得拾起廉耻之心,恨恨而起,不辞而别。

  走在回家路上的田二先生是越想越气,没想到千里迢迢跑来桑植,丁点便宜没占到,反而丢尽了面子,对这种无情无义不忠不孝之徒,他田二先生若不将之公诸于天下,如何消得了自己心头之恨。可是单凭要钱不给、薄情寡义这一点,似不足以引起世人的痛恨,要骂就要骂得狠一点,干脆编个离奇一点的故事让评书先生一说,彻头彻尾的丑化武氏夫妇,让这对不仁不义的东西永远也抬不了头。

  满腹经纶的田二先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在一家旅馆里一个晚上就编出了一个真人真名的故事:身高不足三尺的武大郎,奇丑无比,以卖烧饼为生,美貌风骚的潘金莲被卖到妓院后因得罪了老鸨而被强行嫁与武大为妻,难奈寂寞的潘金莲被花花公子西门庆调戏得手,两人欲做长久夫妻,于是设计毒死了武大。结果,武大的弟弟武松,一个身长八尺武艺高强的英雄,最终杀死了奸夫淫妇,为其兄报了仇。整个故事情节安排合情合理,故事发展一波三折,兼之人物形象更是独特之至。田二先生沿途买艺,讲他编的故事。

  很快,田二先生沿途所经过的地方片刻便家喻户晓,沿途所有的茶馆、客栈更是提前便预订了田二先生的演出,以此吸引茶座听众,凡是田二先生到过的茶馆、客房,都是宾客满座,听者如云。田二先生边走边讲,从湖南出发,途经湖北、河南、安徽,整整走了三个多月才回到老家河北清河县。

  回到家的田二先生在自家门前找不到自己的茅草屋了,取而代之的是三间崭新的砖瓦房,房子是武大郎帮他盖的。为官清廉、喜好救济穷人的武大郎根本就无多少积蓄,自然拿不出田二先生所要的那笔银两,可他又无法当面拂却田二先生的要求,只好将所剩无几的积蓄全部取出,东拼西凑的暗中派人帮田二先生重新盖了三间好房,并且留了一点钱给田二先生的家人。田二先生悔恨不已,便悬梁自尽了。此时天下尽知的已不再是那个堂堂八尺为官清正的武县令,而是身高不足三尺以卖烧饼为生的武大郎。自知罪孽深重的田二先生无颜再面对自己重情重义的学生,只好以死谢罪。

  桑植县令武大郎没有怪罪自己的老师,他最终原谅了田二先生。可是,施耐庵写了《水浒传》后,世人就没有原谅过武大,当然,还有那个其实品德高尚,贤惠淑雅,才貌双全的潘金莲。

武松的另一传说

  在《水浒传》中,武松占了不少篇幅,景阳岗上打虎、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令不少读者拍手叫绝。虽然小说中作者或许加入了艺术创作,但在历史中,武松的确也是一条好汉。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上述史籍中,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

  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鋆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摘自《中国文明秘密档案》

  而小说呢  《水浒全传》中武松的故事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像“景阳冈武松打虎”、“供人头武二郎设祭”、“武松醉打蒋门神”、“武松大闹飞云浦”……,哪一段故事都是脍炙人口的。尤其是后人附会的“单臂擒方腊”更使得英雄武松名满华夏。

  真实的记载,想必施耐庵是看过的,将其中的几个细节充分渲染,便成了小说中的武松。至于武松的最后结局,《水浒全传》中写到他成了清忠祖师,说:“武松在杭州出家终老,葬于杭州。”得享天年,实在是一种符合老百姓心愿的美好的艺术处理。小说总是小说吧!

  2007杭州市政协-政协通讯记载:武松者,其迹不可考,“好事者负土立石焉”,民国时由上海闻人黄金荣、杜月笙等建亭,墓亦修葺一新,额为“嵚奇环伟”,有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

武松墓

http://img.blog.163.com/photo/L2CDL5Kyrc06JzSaDReC-w==/4828703225473457501.jpg  

http://img.blog.163.com/photo/2xORGeUkt0rV8l9Jb1FCnw==/4828703225473457502.jpg

  武松墓位于杭州北山街西泠桥畔,苏小小墓西边五十米左右,面对的是秀丽的西湖。武松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墓圈、墓碑、石牌坊和墓道。武松墓牌坊两边的石柱上刻着的一副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英公”,这是由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撰写的。意思是说: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武松都不愧为一代豪客,盖世英公。现在看到的武松墓修于1924年,在1964年被平毁。

  重新修复的墓都是根据老照片上的图案“依样画葫芦”的,称得上原汁原味……由于《水浒传》本身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杭州的这些古迹从某种意义上讲,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一种情感寄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