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 g8 K T/ {" g" ]1 S" ^
. B6 a, m0 G i+ b: i/ ^
# z \: V" f" d. V外媒如饥似渴地想深入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他们聚焦中国首艘航母,广泛称其为大国崛起的最明显符号。甚至,他们对中国社会的新气象、新变化也显得兴致盎然,开始关注中国的微博热等等。- Z0 B& D# Y7 V+ ]4 s
专家指出,外媒的报道视角,开始逐渐从中国各方面的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切入。
% J" @* N" @. {) M8 M9 Z. L# _) O' | 点评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副所长何辉
) Z, ?/ y7 l; e$ v7 A5 N 航母4 l) D% W6 c0 m% I3 o! c
“中国只是做了崛起国家都会做的事”) b' a4 A) f3 @
中国首艘航母“瓦良格”号于2011年8月10日首次试航,是以训练舰的面貌低调示人,“中国首支航母编队已具雏形”、“航母试航可能着重对舰载机的起降性能进行测试”等猜测纷纷在外媒的报道上出现。
2 u1 |9 ~) w8 L+ z6 `1 }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发表评论说,当今世界,航母更多是一种力量象征而非军事武器。英国《金融时报》说,中国首艘航母试航,有力地表明了该国海军实力正迅速增强。! h8 ], N8 Z: i' Q/ `4 d) S* N0 H
美国和亚洲的一些军事官员说,中国要学会操控航母战斗群尚需多年时间。但他们认为,对于中国在军力投送方面日益增强的雄心而言,首艘航母是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一步。: @; Y. G4 I4 R; S9 T' O
对中国军队的海洋活动和加快现代化,日本《东京新闻》说,邻近的日本危机感日益增强。《韩国时报》的文章则较为中肯。要建航母的消息最初传出时,很多人问:“若中国真想和平崛起,为什么还要航母?”该报称,这不是说中国准备跟美国开战,它只是做了历史上任何崛起中的国家都会做的事。
; m- u$ f7 k1 { ●洋记者点评
; p1 A; H; j I" T$ g0 s" l" t* q) r8 B 中国军事迷 让人印象最深刻( e. t2 B4 ~" m/ l' u. P
韩联社驻中国记者车大运对法晚记者称,瓦良格号所引起的关注范围远远超越了中国,中国邻国都将严密关注瓦良格号,并对此存在担忧和顾虑。
7 K( M: U* f+ x7 X/ C/ B0 s% D 在报道中国航母期间,让英国《金融时报》的驻京记者凯瑟琳印象深刻的是很多中国军事迷纷纷带着望远镜和昂贵的相机到大连“朝圣”。“在大连的许多高楼和高架桥上都能看到瓦良格号,但宜家三层的两个紧急出口成了最佳观赏点。”凯瑟琳说,时常能看见中国军事迷给固定在三脚架上的相机调焦,镜头透过玻璃门对准港口另一侧的瓦良格。8 d; u) O+ G1 w6 r
●专家解读
* `, w' O. h0 r+ [: r3 A1 u 外媒对中国航母试水的关注,其实是承袭了西方对中国崛起的传统报道视角。不过,中国的和平发展,在有的国家看来,依然是强势崛起,他们对中国崛起有羡慕、有猜忌、有担心。
: Z2 I( s& E0 x% y" V/ k. {2 o 国家形象
+ w9 r% n: v) x9 [( X- b( Z0 e 中国面孔亮相纽约 展示软实力" a( i7 Q3 v- N
2011年1月,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开始出现众多中国面孔。来自中国各地的59个人物在《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一一亮相。6 l) i# c* ?2 n6 E: f" T
虽然每人在片中平均只出现一秒,但却生动传达着中国的形象。国外各大外媒纷纷对此予以报道。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播出的一周之内,300多家世界主流媒体不同步对此进行了报道。
0 I: W) V/ }; r6 E$ y 英国《卫报》称,中国的宣传片是中国官方高调推出的重大公关行动,也是以外国民众为对象的中国公共外交的具体动作,意在对外展示中国的“软实力”。* B0 x/ W U8 E& X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世界并不了解中国,所以很容易跟随思维定势。向全球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是中国打造自己海外形象所做的系列努力的一部分,这一举动的背景是全球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k, g& G( e1 @4 G3 @5 h
●专家解读
" G- L+ q; |3 j" _: L; @ 中国使用广告这一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与世界沟通,这不论对于世界,还是对于中国自身,都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 E3 c, ^0 r2 z! {5 c! T( |: m 这说明,尽管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遇到诸多障碍,但是中国并没有僵化,并没有自我封闭,而是在开放、宽容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9 \. K' D6 \8 E" u 2011年外媒报道
. b$ S5 g7 [. p8 j: }3 e 中国关键词- s$ E3 Y1 l$ G7 v
李娜 78000
9 T! C3 o% T6 I0 P9 X8 w* i" W6 ~ 中国南海 10900
( _, x* x! Q6 X) X 中国微博 6680
1 L( e. I4 S1 Q! B; W 中国航母 6490; u( D6 r) \0 I" @& {
国家形象 2080' H$ \& Y- ~6 J0 [& q( N
注:数据为2011年英文媒体涉及中国关键词的报道数量(单位:篇)
! }" n3 J' i, _ 南海: J& s# D0 j$ ~- F
欲对抗中国 美日凭空插手南海/ @; N+ j2 H; e1 q- m
南海是中国2012年避不开的一个热点话题。越南海军2011年6月13日说,越南海军当天进行了共计9个小时的实弹射击。全球媒体都注意到当时中越南海摩擦加剧的敏感时机,从而使这次演习获得罕见的世界性关注。
" Y/ v, p% G5 W# @( @* x 美、日两国也凭空插手南海问题。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11年8月21日报道,美国正在派遣新一代高速隐形战舰前往南中国海有争议水域,此举必定会加剧中美的紧张关系。
1 K0 L9 j9 ~0 S- E+ I 据日本媒体报道,南海对于日本而言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分析人士认为,日菲两国在有关南海权益谈判中各有所图,期望通过联手互动,对抗中国,以谋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V$ i9 A/ C9 Y2 u5 s
●专家解读
9 I) j( a7 c" D5 Y0 F/ A. T" | 南海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该问题最重要的幕后推手是美国,今后这个问题会如何演化,和美国的立场密不可分。) O7 C* A+ [2 G8 z/ n
美国能不能平静地对待中国的和平崛起,能不能在国际事务中少些霸气,多些和气,都关乎着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
5 R I6 C1 c5 |4 d# N 微博/ J$ c) P( h$ q* s& a9 i
外媒惊叹 中国兴起微博热( F# U/ U% C2 W+ m' y
“这是一个观察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的实时检测系统”,《纽约时报》近日这样评论中国的“微博热”。作为两年前才引入的“舶来品”,用户量却迅速超越推特(twitter),微博在中国的扩张速度令世界媒体都颇为惊讶。, u/ n7 @, s% M. m( o) m+ l! \" l
“微博正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法国《NT新科技》杂志2011年6月的文章称,智能手机的普及进一步刺激了中国的微博热。在中国城市的地铁车厢、饭店或其他公共场所,常能看到人们低头用手机“织微博”,甚至朋友聚会的间隙也会随手发上几条。- K- U6 B; k# j) x' F6 W# `- r6 J
新加坡《海峡时报》注意到,在微博热的背景下,中国官方一些部门也开始重视微博的功能和力量,纷纷开设微博,并获得民众的欢迎。: J) B; f/ \( _4 g( ?
●洋记者点评
1 l& j' |6 B( u/ k2 k8 v! Z+ [" t 微博推动公民社会发展: u# B: S* t8 k2 @4 p+ X" y" i
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外国驻京记者在回顾2011中国新变化的时候都提到了微博。
2 @3 o4 j+ j4 b4 C* J 在外媒记者们看来,过去两年微博这种社交工具在中国快速传播,加快了信息流动的速度,并推动了中国尚不成熟的公民社会的发展。- P3 F+ F: l# }: i
英国《金融时报》的驻京记者布兰达也告诉法晚记者,她投入了很多时间关注中国微博对政治、科技、社会的影响。3 u% s: ]& G" s" I& p" M+ \* G- Y
让布兰达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微博的打拐潮,“一场互联网打拐活动牵动了整个中国的神经——人们通过网络,追踪被迫成为乞丐的被拐卖儿童,帮助他们回家。微博太给力了!”- `5 f" [# A+ I, L6 A7 U/ l6 x
●专家解读9 B! F0 }0 s/ l8 o7 a5 d/ P
微博在中国的兴起,是2011年中国社会的一大现象。微博符合中国的文化特性,中国人通常比较害羞,微博能替他们说出千言万语。8 f: d, m) c5 Q/ }) J; B
李娜: z: m: G+ ^* x7 Y
象征中国力量进入世界强者阵营$ @: L' A8 H7 t) W, D
“娜姐”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2011年6月4日,在2011年法网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李娜战胜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夺得冠军。“历史制造者”、“亚洲第一人”,外国媒体给予娜姐的评价一浪高过一浪。2 W6 i8 F5 q6 @- `9 d5 x
《纽约时报》的文章中表示,李娜让欧美人对中国运动员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她扩大了中国运动员的国际影响力。# z# R! d H0 n. A5 M
●专家解读
$ @/ W. @. K% _) @ 李娜被外媒大量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外媒将她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符号之一。她因此具有了深刻的文化意义,象征了中国力量进入世界强者的阵营。5 d" d, y8 A1 J6 J' p
主要外媒搜索样本
- _2 X/ o3 b+ K: ]* u; u 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美联社、CNN# @% l/ o# q1 L. F
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卫报》、《金融时报》、路透社、《泰晤士报》
8 Z* C" H& F- Q9 ^, ^ O 法国:《费加罗报》、《世界报》、《欧洲时报》! V$ V" K W* Z7 ~- H0 T
德国:德国之声、《明镜周刊》、《法兰克福汇报》( c/ b; `- Y+ W- J
日本:《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朝日新闻》、共同社4 E! N# ]/ q9 _7 T/ H# ~5 v
- C! \* j% x7 J' h0 \! `& w; w2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