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K3 ?* H4 J8 }( n l& B" y$ u: D t) W7 X9 ?6 a+ E9 k4 K
8 ~7 y# w( r! X+ Q
2011年12月5日,北四环,汽车行驶在大雾中。本报记者 浦峰 摄% Y" @2 ?/ \4 w7 y& o \$ Q
空气国标通过增设PM2.5
0 g( @; K6 X3 ]9 J7 F PM2.5和臭氧限值将纳入空气质量标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限值大幅收紧6 v' g( _, n- D$ t
前日,环保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简称《标准》),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将纳入空气质量标准。+ x' N* C7 s- N0 y" r$ c' Q! K
会议决定,请编制部门根据会议讨论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抓紧履行相关的法律程序后,尽快发布。
3 I5 J2 m5 S E4 {) O0 o6 J9 p# @2 n4 Z3 B) S! C( ]- o
环境质量评估办法改进4 o4 _' n: J# i! Y
我国现行的标准中,仅监测PM10(10微米以下颗粒物)。环保部表示,一些城市经常出现长时间灰霾天气,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同时发布的评价结果与群众主观感受存在差异,为此,《标准》中增加了大气污染物监测指标,并改进了环境质量评估办法。- T' ^7 `+ r, G
《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并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 l6 D6 d! \+ u, f5 u
此外,新《标准》规定特定工业区的空气质量标准须和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等一致,并要求监测数据更为准确。; o6 V; g: j) a0 W% s
公众环境与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无论是新增的PM2.5浓度值,还是工业区标准的调整等,这个新《标准》充满了亮点。/ N" a7 _' R# O6 w' `& S) K+ p+ b+ g
在前日环保部常务会议上同时通过的,还有更新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从原先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改为更全面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AQI)。! D; D9 G1 ^2 I/ `% s9 h( \
4 c. n6 P$ C3 B3 A, `# ^- e 2016年全国普遍实施PM2.5) W" G9 s8 l' G# o* ~# V
根据《标准》,在全国普遍硬性施行PM2.5监测的时间是2016年。而不久前,环保部为各地列出了时间表,要求2012年在北京、天津、河北和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率先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 H. w0 E% k* j* w+ h/ P& V
而自2011年11月初山东省宣布自今年起将监测公布PM2.5之后,天津市也在2011年12月末宣布今年将监测PM2.5实时发布数据,广东省也于近日宣布,已确定了PM2.5监测时间表。
/ U# A4 s2 H4 P 马军表示,虽然新标准可能意味着许多城市出现不达标的现象,但在公众压力下,各地都有压力,“不想落在最后”。
% U# [, r1 N& w% X+ R+ } 新闻背景4 S: _7 Z6 J, {( r6 Z
二次公示 PM2.5终入标准
3 R. O3 N$ T9 K: ]6 X# l% E( J2 S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属于对空气质量进行管理的标准,规定了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项目、限值、监测范围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各省份须根据该国标对当地的空气污染物进行监测。目前为第三次修订。
9 q; S8 O9 J+ i1 y" n" A 新《标准》的制定在2010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2010年年底,环保部发布了新《标准》的公示内容,其中虽新增了臭氧指标,也收紧了其他指标的限值,但仅将PM2.5列入参考值。在进行第一次公示之后,这个最初版本的《标准》在2011年8月23日举行的环保部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
4 @6 G" U. @1 g# v1 @- H/ ? 2011年11月16日,环保部又对该《标准》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其中将PM2.5纳入了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在此半个月前,北京市等省份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引发社会各界对PM2.5的热议。" ^ `* \" x6 x' v/ p$ W" S/ W
环保部在二次公示截止日2011年12月5日之前,收到了各界发来的反馈意见共达1500余条,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
* j* X3 c. i) K- _, {& X 前日的环保部常务会议上指出,在上一次审议之后,编制部门组织了30多名大气环境科学领域院士、知名专家对草案进行了反复研讨,使标准草案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并最终在新一轮的常务会议上通过了新《标准》。' i9 F% F& R* [! i7 t* j$ m
/ y) V4 s: |! q2 P 解读+ j$ r& @/ y6 q
1 PM10限值要求大幅收紧) \1 }/ u0 v- p6 _$ p! E
《标准》首次增加了PM2.5限值,年限值为35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所列的四个标准值中最宽的目标值相同。
3 a; n0 t n x 此外,《标准》提高了PM10限值,年平均值从100微克/立方米收缩到了70微克/立方米。
$ a4 V7 K6 A' e* T: W0 y4 } 【解读】“从100变成70,下降了30%,收得还是很厉害的,”北大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唐孝炎说,“这点上,很多城市都不容易达到标准。”1 j" L9 r' p5 s6 m
马军表示,虽然新增指标是一个进步,但目前颗粒物的限值还是采取了国际上最低级别,“比如我们PM2.5接近日均75的时候,天可能已经相当灰霾了,但公布出来还是良。” O0 _# p4 F E
马军表示,接下来还面临着防止出现所谓“数据调整”的问题,因各地压力很大,一些地方可能会对数据做出人为的“调整”,要遏制这样的问题,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将每个监测站的监测值以实时方式滚动发布出来。
' t0 l* X* ^9 K7 z/ `: g9 V, R( E “政府如果不建立监测数据的权威性,本来社会上一些仅供参考的监测数据就会被公众广为传播、依赖。”马军说,“最糟糕的情况是,我们监测了,但不发布,如同SARS事件一样,明智的做法是,让公众时刻了解真实的信息。”: Z3 H6 m0 k' ^$ c/ I1 L
2 {" o! m# G0 o. o) F5 q' D 2 空气污染指数退出评价体系. F, q8 ?) n/ D; M( ^
与新《标准》同步推出的是新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此前的体系叫做“空气污染指数”(API)体系,以此进行空气质量日报,对外公布的污染物仅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三种。1 k: z! J; a" d+ \
【解读】根据环保部的说明,原有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因子不全面”,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评价指标较少,不适应我国当前复合型污染的空气污染形势。
! ]. |/ e/ G, t$ P4 C7 ? 新的评价体系成为“空气质量评价体系”(AQI),这个体系与国际接轨,其将此前从前一天12点到后一天12点的日报周期改为自然日,评价因子从三项变为七项,其中包括新增臭氧1小时和8小时限值,以及PM2.5限值。
% P# ^* r7 D5 k5 V- F! R& u% P- e AQI中,会对各污染物浓度进行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目前现有的“一级”、“二级”等评价词将改为空气质量指数“一级”到“六级”。/ V3 y2 Q3 t t. L! q
3 工业区和居住区空气要求一致% m6 j( @* |4 f& B( B1 w
现行标准将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是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 w; Q, U6 f2 L+ [) N& b 新《标准》分区与国际接轨,从三类变两类,将此前的第三类区并入二类区。
1 g' d# T8 I, W$ T0 x% i- C 【解读】马军表示,此前的分类是不合适的,这等于默许了工业企业集中的地方可以很大幅度降低空气质量标准,而按照新分类方法,工业企业须首先考虑公众健康和环境容量,无法再进行粗放型管理和大规模排放。5 |* L, l$ I' R
& Y+ F9 V9 p1 [1 N" a" C- f
4 监测准确率最高从70%提至90%7 \) V- H% k/ j5 M" O! b" y
新《标准》提高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将有效数据要求由50%-70%提高至75%-90%。# T. S0 C l% b. w
【解读】唐孝炎解释,空气污染物的监测设备,需要人为校准,数据的产生往往会出现差错,令有效性降低。根据新的要求,要整体提高数据采样的准确性。2 v! E1 k: n* s, c: y' R
唐孝炎表示,目前我国所有的颗粒物监测设备都还是进口的,新政策会推动国产监测设备的出现,我国科技部也正在大力推动相关立项,以鼓励我国环保产业发展。
. c7 |& r, V& b0 Y+ y) i" ?: { 名词解释+ F# W- H! Z% F' E% d$ B8 P
PM2.5
3 ^! L9 q1 M' F) P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 M6 k" k. ]" n3 |! o$ t
3 t$ E4 _7 N" r, J7 X8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