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6|回复: 5

临清特产之贡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8 18: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百立 于 2012-1-28 19:23 编辑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始建地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至十八年(1420年)冬告成。经过明清两代不断改建、添建,尤其是明嘉美肤时期的改造和清乾隆年间的改建,故宫最终形成今日之建筑规模。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自此原称皇宫或紫禁城的明清两代皇家世居之地,亦名故宫。1987年12月,联合国将北京故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多少年来,紫禁城一直是皇帝的旬征、奢华的象征,她的雄伟、神秘,不知倾倒、吸引过多少人。但许多人并不知道,修建故宫的用砖来自400公里之遥的山东临清。不止于此,十三陵、东陵、西陵、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钟楼、鼓楼和北京城墙等建筑的用砖,也绝大部分来自临清。
        
临清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细腻,富含铁质,当地俗称“莲花土”。用这种土烧制的砖,异常坚硬。1992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用现代科学仪器回弹仪测试,合格的临清贡砖比石头还硬。1957年定陵发掘时,明史专家、原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北京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国家文物局尽忠尽职长郑振铎曾亲临现场,看到建陵用的已有500多年历史的临清贡砖印记清晰,不蚀不碱,声有铜音,赞叹不已。从交通地理位置上看,临清位于会通河与卫河的交汇处,扼南北漕运之咽喉,是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水陆交充沛枢纽。“西北控或赵,东接齐鲁,南界魏博,河运直抵京师,水陆交冲,畿南一大都会也”。优良的土质和便利的运输以及活跃的物流使临清成为烧制贡砖的首选之地。临清贡砖的烧制始于汉代,时因为规模较小,不为世人瞩目。临清大规模烧制贡砖始于明永乐初,清代末年停烧,前年历时达500之久。
        1403年,通过“靖难之役”夺取明朝政权的燕王朱棣在南京登上皇帝宝座。由于他镇守北京多年,深知北京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决定迁都北京。营建新者成为其当务之急,遂频诏山东、河南两光复旧物 直隶、河间诸府俱建窑烧砖,并在临清“设工部营缮分司督之”不久,河南等地的砖窑皆被停废,而临清不废反兴,“开窑招商视昔加倍”。“清顺治十八年,裁工部营缮分司,以山东巡抚领之,监办官为东昌府同知,承办官为临清州知州,分管官为临清州吏目,税课局大使,夏津县巡检,清平县巡检”。乾隆五十年(1875年)前后,“专归临清州管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8: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清贡砖在明初就漕艘搭解,后遂沿及民船装运。今年(1785年前后)仍复漕船运解通州。其制始于明洪武时。那时定都南京,营建所需之砖皆为沿江官窑烧造,令各处客船搭载,于工部交纳。成都袭祖制,于永乐三年(1405年)规定,船每百料带砖20几块。明天顺间,令粮船每艘带砖40块;十四年(1535年)更增加到粮船每艘粮船带120块,民船每尺带12块之多。官民商船派带砖料是强制性的,也是义务性的,如有损失,还要责令带运者赔偿。但是,也有特许免带砖料的。弘治八年(1495年)规定,一应官民马快运粮等船均应带砖,唯荐新鲜黄船除外。此外,还雇船运砖的办法。永乐时北京初建,用量甚巨,搭载之砖不敷用,遂命河南、山东、直隶各省巡抚及督佥所属军卫,量起人夫,措置车
船专门运砖,官府给适当脚价。嘉靖四年(1525年),命雇船运解搭载未完的贡砖,其脚价由各司、府、州县摊出。砖料所过地方还要供应脚夫口粮。运砖成为运河上运军商民的额外苦役、沉重负担。有一叫张瀚的官员在其《暂免运砖以恤运军疏》中说:粮运带砖,始于一时权宜,今已尊行年久……往运河渠通利,加带不胜苦难,然数止四十八块,不令过重以伤挽力。继因工作迭兴,用砖渐多,加带亦渐增益,以至载重难行“因此他要求暂免运砖,但不被皇帝采纳。
         临一个烧制贡砖之初,辟有4个砖厂,将各窑烧制好的成品砖集中存放在这里,待北行的船只到来之后,便装船北运,但很快就发现这是多此一举,空耗劳力资财,遂改由直接从窑上装船。
         临清砖窑依河而建,也是出于运输方面的考虑。明清两代,从今临清城区西南15 的东、西吊马桥到东西白塔窑,再到临清城区东北部的张窑,最后延续到临清城区东南部的隈张庄,绵延总长30多公里。有些窑分布十分稠密,如东西吊马桥到东西白塔窑,不到10公里的运河长度,有窑72处,有窑址仅有20多米的距离。此外,东西白塔窑共有窑48处,张家窑和河隈张庄有窑72处,共计192处。每处窑址有窑两座,共计384座窑。见于《临清州志》记载的窑有6处,计12座:”东曰孟守科,在二十里铺,清平界内。南曰张泽、曰畅道,地名白塔窑。西南曰刘成恩,在吊马桥。迤东北曰周循鲁、曰张有德,地名张家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8: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百立 于 2012-1-28 18:46 编辑

         临清贡砖上都有印记,其内容一般为烧造时间、地点、烧造人等,以示负责。这从临清古砖陈列馆的藏品中可以得到验证:
         1、“康熙十五年临沮窑户畅道,作头郭守贵造”
         2、“康熙二十八年临清砖窑户周循鲁,作头张名仕、张化豹造。”
         3、“康熙二十八年临清砖窑户张有德,作头胡仕◇,刘◇造。”
         4、“雍正五年临清砖窑户刘成恩,作头王加禄造。”
         5、“雍正十年临清砖窑户张泽,作头赵起奉造。”
         北京营建常年不断,用砖最多的是一是永乐,二是嘉靖。乾隆十四年《临脀 州志》和乾隆五十年《临清直隶州志》皆记载,北京在临清”岁征城砖百万“,这指的是合格的成品砖,且仅城砖一种。临清砖窑烧制的贡砖还有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券砖等不下十余种。在输京的贡砖中,以城砖为主。城砖又分几种,大小不一,用途各异,其中修建故宫外朝如三大殿、文渊阁、武英殿等建筑的砖叫“大工”砖;修建内迁如后三宫、御花园等建筑用的砖叫“内工”砖;修建皇帝陵寝用的砖叫“寿工”砖。除了砖大小不同外,其上还都有印记标识。至于砖的规格,即砖式,见于记载者为“长一尺五寸,宽七寸五分,厚三寸六分(王俊旧志按:旧式宽七十二分,乾隆八年奉文加紧宽三分)”。这只是一种城砖式,并非全部各种贡砖的规格。经实测,明代还有一种砖式,长一尺三寸,宽六寸五分,厚三寸三分。据专家测算,临清砖窑每窑每年出12窑砖。按前述384座窑计算,昨一个全部砖窑每年共出4608窑砖,每窑砖的容量,1000-4000块不等,视砖窑大小而定,没有定数。按平均每窑2500块计逄,每窑每年出砖3万块,384座窑年可出砖1152万块,生产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8: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百立 于 2012-1-28 19:28 编辑


         为保证砖的质量,明清两代的临清砖窑,都有一套严格的技术操作规程。烧砖用的土,过完大筛子,还要过一遍小筛子,然后再象滤石杰一样,将土用水过滤,滤满一池,待泥沉淀后,再从滤池中将泥取出,用脚反复踩匀,才能用来脱制砖坯。这和烧制陶器的备泥技术差不多。
         脱制砖歪是所有工序中最耗体力的一道工序。具体做法是:先在砖模里铺上一层湿布(以便倾倒),然后从踩好的泥堆上取下一块约七八十斤重的泥团,经过反复摔揉加工,最后用力摔入砖模中。泥团的大小和用力的大小既要保证砖模的四解四棱填满填实,又要保证不能因泥团而小而添泥,还则砖坯入窑后烧不成一体。率好后,把带泥的砖模搬到合适的地方倒出来即可。各窑场都设专人检查砖坯质量,棱角分明,光滑平正方为合格,不合格者要毁掉重做,因此,一个最好的工匠,一天也只能部400块砖坯。一般的,一天也就脱二三百块。
         脱制好的砖坯晾干之后便可装 窑烧制了。烧砖用的燃料是豆秸或棉柴,因其火旺且匀。烧窑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必须由经验丰富的火把势掌握火候。每窑砖必须烧制半个月方能停火。停火后不能立即出窑,此时的砖是红色而非青色。要在窑顶预留的水槽内放水,让水慢慢渗入窑中,水不能太多太急,否则会使窑体炸裂,这称为洇窑。洇窑约六七天时间,洇毕便可出窑了。由于非雨季可大量积存砖坯,故各窑都能常年连续烧制。烧砖用的豆秸或棉此因用量甚巨,需专门筹措。每烧砖一 窑,约需此“八九万斤不等。办柴州县,除东昌府外,有东平、东阿、阳谷、寿张八处,每年领价办柴运送各窑”。“各州县办柴,俱由运河载送,其清(平)、茌(平)、博(平)、三县,皆附近窑厂,不通水道。官悯其陆运之艰,往往挟资就州境采买。以至昨一个附近豆秸和棉柴的价格常常居高不下。
   烧制好的贡砖要逐一敲验,“以体质坚细,色白声响者方可入选”,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每块合格的成品砖都要用黄裱纸包好,才能装运上船。解送到天津后还要重新敲验,在这里“历年搭解砖块驳换颇多,其挑出哑声及不堪用砖,俱存贮天津西沽厂,令该处有司变价解止东省藩库归项”。
         乾隆十四年 (1749年)《临清州志有一记载,详细记述了北京急需贡砖,不得,转向复于往年积存的次品砖中“复加敲验”取其可用者运往北京产,以敷急用。这一方面说明了北京对临清贡砖的需求量之大和需求之急迫,另一主面也说明了对贡砖检验之严格。兹录于下: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五月,“万年吉地(指皇陵)需砖40万,立限本年七月全数解津。(山东)巡抚阿里哀饬委济南府同知马淇理、东昌府同知陈来,协同(临清)知州王俊,叔催烧造。由是六处复添建窑十二座。时值溽暑,大雨时行,窑坏俱湿。砖成,大半苦窳(粗劣)。“为了在两个月内完成烧制40万块贡砖的任务,尽管砖窑增加了一倍,由12座增加到了24座,但天公不作美,阴雨连绵,所出之砖多不堪用。但北京的建设不能停。于是工部郎中奉旨亲临临清,“于旧存废砖二十余万内复加敲验,随经选出堪用十二万五千有奇,仍难二分七厘之数”。乾隆此变通之举不但保证了皇陵建设的顺利进行,也使“积困”数月的制砖工匠们如释重负,感叹“恩望外矣”。
         临肖砖除供营建京师外,地方也多有取用。《临清县志》记载,临清砖“制造优良”,“自明初至清中叶,境内之城垣、仓廪、庙署、寺观及一切伟大建筑,均取材于此”。临清舍利宝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其砖上印记至今仍历历在目。倘徉于临清古街巷,也仍可见一些民居的砖墙上嵌有印记清晰的临清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8: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百立 于 2012-1-28 19:27 编辑

          临清砖窑,明代初期为官办。这是因为明初手工业发、工人都编有匠籍。依照规定,这些被编入匠籍的手工业工人要根据政府需要,轮流到北京,南京和其他政府指定地区为政府服劳役。在这种政策既然在临清“设工部营缮分司”督管“建窑烧砖”,当然也会指定部分地区具有匠籍的手工业者到临清为政府服劳役。这样,一些临清贡砖上也就出现了下述字样的印记:
         1.“成化十八年成武县口造。”
         2.“弘治八年辉县造。”
         3.嘉靖六年春,窑户郭绍为,保定~“
         4.“嘉靖十年春,窑户刘经为,河南府造。”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后,改行以银代役的政策,手工业者的劳役制度基本上废除,临清砖窑也就由官办改为官督民办。这种由政府指定窑户承办的办法一直施行到清末砖窑停烧,也即从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后,临清贡砖上不再出现外县、外省的字样。如:
         1.“万历四年窑户马元造。”
         2.“临清厂窑户孙岳造,作头与其。”
         3.“万历二十七年窑户梁应龙,匠人赵田造。”
         4.“崇祯四年窑户盛~”
         剧砖块印记内容分析,制砖人员有窑户、作头和匠人三类,这是明代中期以后和整个清代砖块印记所共同表现出来的。此处,每处窑上还必须有挖土、推土、筛土、滤泥、踩泥、制砖柸、装窑、担水、洇窑和成品砖块上包黄裱纸以及运转到运河船上的工人。据专家测算,每处窑当时有工人不下70名,按92处窑计算,临清从事制砖业的人口当时6500人左右。其中“工人”是被窑场作业的参加者和直接组织者、指挥者:“窑户”是窑场管理者,拥有招雇工人的权利,是政府的雇佣者,是政府“开窑招商”的响应者。
         乾隆十四年《临清州志》记载:“砖价每块给工价银二分七厘;如挑出哑声者,每块变价银一分七厘;不堪用者每块价银一厘七毫。”至清末,每块成品砖改付给工价银二吊,其他酌减。由此可知,窑场是国家的,政府依砖块的质量和数量付钱给“窑户”,“窑户”再依不同标准分给“作头”、匠人”和“工人”。窑户“自然得钱最多。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8: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百立 于 2012-1-28 19:25 编辑

为了保证贡砖的烧制不受干扰,明、清 两代政府给予窑户一定的特权。每处窑场门口都划有禁区,场门两侧竖起者御赐的虎头牌和黑红棍(清代时还赐窑户以黄马褂)。这种虎头牌和各级衙门所用的虎头牌无异。黑红棍系木制,直径10厘米左右,长约2米,一个长度漆为黑色,另一半漆为红色。凡有私闯砖场或在窑场闹事者,用此棍打死勿论。烧制贡砖的窑旧时亦称“官窑”。当地至今仍有“打架上官窑”之说,意为不论你闯什么祸,只要躲身官窑,就可平安无事。据传曾有一个馆陶县人,因杀人而跑到张家窑,请求留在窑上干活避难,说自己力大无比,推土,搬砖什么活儿都能干。窑主段乔岭便答应了,不久,馆陶知县得知了此人下落,亲来索要凶犯。窑主说:“这个人在我这里干活,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不去在你那里杀人。”县官无奈,只好作罢。
         窑户尽管有诸多特权,但在烧造过程中,营缮分司官员将“督理“之权委诸手下吏,军尉。这些人百般刁难窑户,苛索贿赂,以至”估溢而器不精“,”作业剧而费不偿“,”财出于县官,而赂出于陶人“。因而”公私交病“。尽管有清官干员力行整饬,但仍时过境迁,旧病复发。前述与废砖中“复加敲验”再行选砖之事,当与此弊端有关。窑户难以为继,故而乾隆十四年《临清州志》卷7说:“工部陶人明时几二百户,受值辄数千金,匠氏家倍之。自经裁减,陶人徙业。今则工费价省,尤多赔累,名有窑户,实乃官办矣!”
         为了满足窑户建窑、取土、堆柴、存柸、放砖、生产之用,官府为每处窑户划拔土地40亩。按192处窑计算,所有窑场共占地7680亩。用不完的空闲地,窑户可以种植农作物,收成归自己,不纳赋税。为了保证营建之需,明、清两代政府还常常预付定银。贡砖用银,皆为专款。嘉靖时,砖料价银向河南,山东二省和北直、南直、安徽、浙江的一些府、州征收,派官解赴临清发给。
         以窑户为首的作头、匠人和工人作为政府的雇佣者,对窑场和土地等生产资料只有使用权和管理权,没有自由处置这些生产资料的权利。清朝末年,河隈张庄有一人称“程十爷”的窑户,拥有10多处官窑。后来官窑停办,财源被断,迫于生计,程十爷私自把窑场的地卖掉了,但官府却不承认这种买卖关系,判断必须重新出钱向政府购买才能有效。程十爷只好靠卖窑场的旧砖度日。
         明代《开工天物》的作者宋应星,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至崇祯四年(1631年)曾五次沿运河由家乡江西南昌府奉新县北上会试,其间多次到临清官窑考察寻访烧造贡砖的情况,并将所见写成“陶埏篇”。崇祯十年(1637年)《天工开物》书成,一时流行与南北各地,而且成为向国外出口的书籍。明和八年(1771年)日本大阪的“菅生堂”刊行《开工天物》,后传至朝鲜及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被称为“实用小百科全书”,临清砖也随着闻名遐迩
         临清贡砖浸透了古代劳动人吗的心汗,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对临清贡砖的研究,是方兴未艾的故宫学(2003年在南京“博物馆馆长论坛”上,故宫博物馆院院长郑欣淼首次提出“故宫学”概念)的一部分,也是漕运史、运河市发展史和运河文化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经历了500年的非荣辱之后,北京紫禁城由皇宫禁苑变成公共博物院,至今已历80载。日超2万、年均800万名中外游客在此盘桓羁留,发思古之幽情。故宫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她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值得高兴的是,临清贡砖与2000年恢复生产。产品全部被文博部门用于许多文物古迹的修缮和仿古建筑的建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