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6|回复: 1

临清特产之哈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0 23: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百立 于 2012-1-30 23:53 编辑


    临清哈达,鲁绣的一种,是临清市生产的一种净地或织有宗教图案的丝织品,有官佛像、文帕、红净花绢、佛子像、八宝花绢等品种,是藏、蒙等民族表示尊敬的一种赠品。这一技术是在太平天国时由俄国传入,全盛时,从事哈达生产的有700余户,后衰落。解放后得以恢复和发展,产品销往青海、甘肃、西藏、新疆、内蒙和东北等少数民族区。
记载
《临清县志·经济志·工艺篇》中有这样的记载:“临清地处平原,服田者多,而逐末者少。其工艺之较著者如织丝缝皮等。在前清时代营业颇盛……”在《旧工艺篇》中又有更为详细的记述:“丝工类其最著者为粉绢行,一名哈达庄。收买远销者曰丝店,织户曰机房,染工曰浆房。前清季世最为发达时期,全境机房七百余,浆房七八处,收庄十余家,织工五千人。其织机有大小之别。出品有净货、浆货之分。净货为佛像、佛字、丈哈达、八宝、通面等。浆货为浇花浆、本丈绢等。统售销于内、外蒙古及察绥等地。民国十年以前,年销货值常达百数十万元,自外蒙多事,此业顿衰。现有机房不过数十家,收庄三四家,每年输出货贾仅六七万元。今昔相差不啻天渊矣!考此项丝织业,发源于苏州,自太平军兴,遂转移于临清。今苏庄多改营绸缎,而临清织工则听其失业,殊可惜也!其次者曰线铺,纺织作线或丝为带,设肆零售,与机房不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临清哈达的生产在清代已非常兴盛,清末时苏州丝织业者涌入临清。对临清织造工艺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哈达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  
   
临清哈达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的《临清直隶州志》,其中介绍了临清哈达,并把其分为精、次、又次三个等级。《聊城地区文化志·工艺美术篇》中也追溯了其渊源:“临清哈达作坊始为吴姓人创办。他曾在杭州哈达作坊干了五年,为了把这门技术学到手,装成哑巴,学成后来到临清。从此,哈达织作业就在此落了户。昔日,西藏一官员曾慕名去杭州选购哈达,结果空手而回。后来他沿运河北上,终于在临清如愿以偿。从此临清哈达便进入西藏、内蒙古、甘肃等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并享有较高声誉。”1954年,临清哈达在北京展出(至今北京雍和宫售的还是临清哈达)。1955年,1200条带有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临清哈达销往蒙古国,对促进中蒙关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来历
临清哈达“哈达”,是绢帛或丝巾的藏语译音,是藏、蒙古等兄弟民族敬神拜佛、迎往馈赠、丧葬和隆重纪念活动中用以表示敬意和祝贺的特需物品。早年临清哈达业分为丝店、机房和浆房三部分。清代极盛时,全境机房700余处,浆房七八处,收庄10余家,织工5000余人,成为当时“日进斗金”的三大手工业之一,曾有“一张机子一顷地”之说。1954年,临清哈达在北京展出。次年,12000余条带有蒙古国徽的哈达出口到蒙古人民共和国。

特色
1980年成立了专门生产哈达的工艺丝织厂,成为国家轻工部惟一的定点生产厂家。哈达成品,高档有官佛像、小佛像、丈帕,中档有花喜绫、八宝、福寿,低档有小白绢等。色泽以胡色(浅蓝)为主,兼有白、红、黄等色。在图案设计和工艺水平上,官佛像当为上品。它的图案造型采用“竖三世佛”法。释迦牟尼、燃灯佛和弥勒佛3尊佛像,方脸大耳、脖粗颈短、体态浑厚。佛像上方有二龙戏珠和大鹏金翅鸟,下有四大天王,提花织就,显得精巧富贵,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生产
临清哈达的生产在本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全部是家庭作坊,新中国成立后才成立了丝织社。1980年建厂之前直至1982年,哈达的生产仍靠手工、木机,操作十分繁琐。自1982年购进四台“津田”丝织机后,生产设备得到初步改善。1985年又改换为国产新型织机,进一步提高了生产量和工艺水平,成为国家轻工业部唯一的定点生产厂家。  
临清工艺丝织厂曾生产过官佛像,大、小佛像,丈帕,大、小八宝,花喜绫,小白绢,小蓝绢,粉绢,浪翠等花色品种的哈达。像“浪翠”,是班禅大师1985年特意从临清丝织厂订购的,在此前后均无此品种生产,因此“浪翠”可以说是班禅大师专用品。而佛像的图案造型采用的是释迦牟尼、燃灯佛、弥勒佛图像,两头还各有一小喇嘛,提花织就,形态逼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大八宝”是用轮、罗、伞、盖、、罐、、肠组成的佛教图案,寓意吉祥,因其疏密得当、舒展潇洒而独具特色。“小蓝绢”为湖蓝色,蒙族多用。“粉绢”是因其制作时用淀粉浆制而成匹,即“县志”中所讲的“浆货”,使用时因粉干后纷纷洒落而得名,色白,多为蒙古人用。“丈帕”是因其一丈长(3.3米)而得名。“小八宝”是儿童们的专用品,长和宽都要小一些(2.2米×0.25米)。而黄色哈达则多用于寺中。  

工艺
临清哈达以匹为单位,每匹四条。原来的哈达全部以蚕丝为原料,现已改由人造代替。但要求保持一定的亮度,又必须烧后成灰。一条1米多长、40多厘米宽的哈达,只用50克丝织就,其质地洁白如雪,晶莹如,薄似蝉翼,轻似柔水,十分精美。  



规矩 使用哈达有一定的规矩、规格和形式:平日里,各级官员都得按自己的身份或名号去使用哈达,不能越轨乱礼。私人和民间使用哈达要随便一些,哈达没有那么严格的规矩,亲朋至友间也有使用内库哈达的。献致哈达也有一定的规矩和形式: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对上敬献,对下赐给,平级之间互赠,前辈、同辈和晚辈之间也是如此,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对上呈献哈达要双手捧上,或通过代理人转献;将哈达赐给下级时,一般把哈达系于对方的颈项,平级之间则把哈达捧送给对方手中。根据不同的用场,哈达的敬献致送的方式也有所区别。 
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作用 哈达被藏、蒙人民视为圣洁、崇高和友谊的象征,是他们用于敬神拜佛,对人们表示敬意和祝贺,以及举行纪念活动的珍贵礼品,一匹哈达相当于一匹马的价值。祭祀、丧葬、娶妻、生子、朝拜祝贺都献哈达。
“哈达”在很早以前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只在上层人物之间流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这种礼敬法器如今已经被沿用到民间,并且对此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欢庆、祝贺、礼俗的形式,作为藏族在礼宾交往中的一种表示敬意的吉祥物了。
  
当今,每逢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藏族群众中亦有在各家客厅的显要位置挂一幅毛主席像, 上面敬献一条哈达;或者在堂屋的中柱上拴一根哈达;当夹道欢迎尊贵的领导和高僧大德时,向缓行中的座轿抛献哈达;在婚礼上要举行为新郎新娘挂哈达的仪式;赛马节上骑手从飞奔的背上弯腰捡拾地上的哈达等等习俗。有的领导和活佛接受群众敬献的哈达时,顺手将哈达回敬于对方颈项上。有的地位显赫的人赠盖有自己印鉴的哈达,此类哈达常被视为福物,珍藏起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哈达代表藏族人民的祝福、问候、祈愿、和睦、友好。哈达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宗教礼仪中是最纯洁、最虔诚的供品,敬神献佛、喜婚嫁娶、谒见尊长、馈赠迎送等,哈达是第一道贵重礼品。双方会见商讨有关诉讼、械斗、纠纷之时也要相互赠送哈达,它象征着息事宁人的意愿,若拒绝对方献上的哈达,就意味着拒绝和好。请求别人帮助若不献哈达,则被认为是礼仪不周,办不成事情。有事相求献哈达,对方应允,接受其哈达,不应允,则当面退还。向对立的一方献哈达,表示愧悔、致歉,对方接受哈达,意味着取得了谅解,愿意重归旧好。在某种情况下,一条哈达的陪礼道歉也往往能化干戈为玉帛。
  
按照藏族人民的规矩,哈达可以充当被罚款的对象,因为他可以代表一匹马,也可以代表金、银、、羊、布匹等。音讯往来,亦缠哈达于信函中,以表示恭敬和祝福。媒人提亲,亲戚间探望,知已相聚,逢年过节,迎宾接客中也都用哈达作为见面礼物,以表示庄重、典雅、高贵、互献互敬,心明如镜。据史料记载:“凡进见,必递哈达一条,如中华投递手本之意。若系平交,则彼此交换为礼,即书信中亦置一哈达”。藏族人民在各种政治、经济社交活动交往中如果礼品中没有哈达,就会被认为失礼而遭到嘲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2-2-13 2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知道临清哈达,也学习了哈达的用途和习俗方式。大哥发的帖子都很经典。
发表于 2012-5-18 09: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