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于聊城人的公益平台-聊城人,聊城人缘来一家人,聊城老乡,聊城老乡会,聊城人在青岛,青岛的聊城人,聊城同乡会,在青岛的聊城人,漂流在外的聊城人,天南地北聊城人,聊城人自己的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0|回复: 3

2012年聊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 00: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四年工作的回顾    本网讯 2月27日上午,林峰海市长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过去四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他说,四年来,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全市人民在中共聊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开拓,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一)过去的四年,是我市战胜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的四年。面对复杂形势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坚持化危为机、弯道超越,组织开展了“落实年”、“项目突破年”、“全面提升年”、“继续提升年”活动,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05.2亿元,是2007年的1.6倍,年均增长1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迈上3万元台阶;地方财政收入96.6亿元,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2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亿元,是2007年的1.95倍;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66.6亿元、1110.7亿元,是2007年的2倍和1.9倍。茌平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二)过去的四年,是我市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和发展后劲取得新突破的四年。千方百计加大优质高效投入,坚定不移地上大项目、上好项目。金融危机期间,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抢抓国家实施刺激经济增长一揽子计划等机遇,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实施“产业提升工程”,项目、土地和资金争取工作一举扭转了以往被动局面,四年来均达到全省平均数以上。坚持每年抓好10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95.5亿元,一批大项目陆续建成、发挥效益。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华电力2×60万千瓦机组建成投产,京九铁路聊城段电气化改造、聊城火车站改造全面完成,高临高速公路主线完工,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德商高速、济聊一级公路、聊城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正在建设,四年新建改建干线公路318公里,市区与各县(市)之间实现由一级以上公路连接。
  (三)过去的四年,是我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各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的四年。一是推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坚持三农稳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一个大的台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51个,分别是2007年的2倍和45倍;三品认证品种266个,基地面积315.6万亩,分别是2007年的2.6倍和1.3倍。四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南水北调聊城段、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扎实推进,新打、修复机井2.8万眼,旱涝保收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78%。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8.5%。二是推进工业做大做优。坚持工业强市,制定并实施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4455”工程建设。四大“千亿产业园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我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有色金属新城”,被省政府认定为“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4.9%;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1.5%;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四年来,我市连续三年获得省长质量奖,为全省连续获奖的两个市之一;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大关,由2007年的全省第12位一举跃居第7位。三是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坚持三产兴市,加快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发展。2011年,全市4A级景区达到4个,旅游总收入达到64.3亿元,四年年均增长23%;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2%,比2007年提高4.3个百分点。四是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7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被认定为有色金属材料及制品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同高校院所合作进一步加强,西安交大聊城科技园正在建设,快速制造中心在聊城设立了示范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成博士后流动工作站8个。生态文明市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节能和减排在全省的位次由2007年的16位分别提高到第6位和第4位,代表山东省首次参加全国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并取得第一名,在环保部采用新标准后第一个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四年来我市农业经济走在全省前列,工业经济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30%,科技进步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在节能和减排上双双打了漂亮的翻身仗。这充分表明,我市转方式、调结构迈出重大步伐,经济素质和产业竞争力实现了新跨越!
  (四)过去的四年,是我市拉开城市框架、加强新农村建设,城乡面貌展现新气象的四年。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建设力度,城镇化水平提高了6.5个百分点,比全省同期快2.5个百分点。高水平制定了《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城市建筑高度分区规划》等专项规划和一批重点项目控制性详规。坚持“城建靓市”,四年累计完成城市建设开发投资739亿元。按照“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定位,加强中心城区建设,新建改建城区道路28条,建成区面积由59.9平方公里增加到68.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51万人增加到62万人。一批设计漂亮新颖的标志性建筑、高层建筑先后建成。2008、2009年度分别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十大宜居城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新改建农村公路2886公里、客运站112个,改造农村危桥277座,所有行政村实现通油路、通客车,县到乡的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基本完成;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启动千户社区86个、整村改造300个,建成新房22.1万户,改造危房3.7万户,60多万农民乔迁新居。“五城同创”任务全面完成。
  (五)过去的四年,是我市深入推进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新活力的四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全覆盖。鲁西化工与鼎辉投资成功合作,昌润集团与鑫亚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鲁西化工实施了定向增发,华泰化工、纷美包装分别在创业板和香港上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57.5万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圆满成功。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已经展开。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举办了2010海内外企业家齐鲁行等一系列招商活动。四年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26.2亿元,利用外资4.26亿美元;2011年进出口总值达到55.9亿美元,是2007年的3.3倍,年均增长34.5%;累计完成境外投资2.65亿美元,取得探矿权1.04万平方公里,储备铝土矿6.7亿吨。去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春、秋两季招商引资“百日会战”,落地项目778个,到位资金405亿元,均创历年之最。
  (六)过去的四年,是我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的四年。2011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11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5%,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35元,均为2007年的1.7倍。四年新增城镇就业3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五保财政供养制度;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70多万60岁以上居民全部领到了基础养老金;“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关闭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保障问题基本解决,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4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全面实行,实施廉租住房补贴4954户,开工建设廉租住房3958套,建设经济适用房9576套,棚户区改造14933户,启动建设公共租赁房3609套、限价房2750套。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新建重建校舍67.4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施了城区小学改扩建计划,新建教室122个,小学班额全部控制在56人以内。2011年大学本科录取人数列山东省第3位。市直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取得重大突破。各类高校再上新水平。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事业发展繁荣。体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圆满完成。食品药品安全动态监管机制初步建立,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支援四川地震灾区任务圆满完成。新闻出版、社会科学、妇女儿童、青少年、慈善、残疾人、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外事侨务、宗教、档案、史志、气象、油区、人防、防震减灾、对台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七)过去的四年,是我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与创新,向全市人民展现新面貌的四年。四年来,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953件。精减行政许可71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
40项;市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全国唯一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验收,荣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认真办好市长公开电话、行风热线和社情民意调查。推进政务信息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加强政府应急工作。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管。深入实施政府部门目标责任管理,出台了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八项制度”,充分调动起广大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近年来,聊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本网讯 2月27日上午,林峰海市长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刚刚闭幕的市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五年“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为创造聊城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中心任务。这一中心任务的确定,充分体现了聊城人民的共同期盼,完全符合聊城实际,是市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们必须承担起来的庄严使命和历史责任!纵观今后五年的形势,既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更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条件,我们对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稳中求进、争先进位,继续坚持“四市方针”,着力打造“一五二”产业基地,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改革创新、惠民富民、文化繁荣、和谐稳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把聊城建设成为山东西部的新兴生态化工业城市、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江北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为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为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要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经济实力大提升。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周边市。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建成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五二”产业基地。实现经济小市向经济大市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由以量的增长为主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转变。
  今后五年,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实现先进文化大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把聊城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市品牌进一步打响。
  今后五年,要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面貌大变化。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城乡面貌、功能品质实现新的改善。着眼于提升聊城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打造人口过100万、面积过100平方公里的“双百”大城市;积极构建以市城区为中心、茌平和东阿为支点的大三角地带,主动承接济南的辐射;抓好济聊一级公路、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实现聊城融入济南1小时经济圈。
  今后五年,要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大改善。以建设生态文明市为目标,加强绿色聊城建设,抓好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推进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十一五”的基础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7%,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2.7%和14.8%,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7%和18%,森林覆盖率达到33%,生态质量明显提高,让聊城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
  今后五年,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生活大提高。坚持富民优先,更加关注民生建设,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城乡就业保持较高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新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更加安全、和谐、稳定。
  经过五年的不懈奋斗,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3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聊城将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城市,成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活环境优美宜居的城市,成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加的城市,成为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城市,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聊城一定会在鲁西大地蓬勃崛起!
    2012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本网讯 2月27日上午,林峰海市长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要按照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全面贯彻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开展“争先进位年”活动,以加大优质高效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全面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201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加大优质高效投入。把加大优质高效投入作为扩总量、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围绕打造“一五二”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0亿元。一是实施重点项目“双百工程”。重点抓好100个工业项目、100个服务业和其他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800亿元。做好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郑济客运专线、军民合用机场、青兰高速、煤炭资源开发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加强各类园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镇园合一”管理体制,力争所有开发区在全省实现位次前移,2个开发区进入全省综合排名20强。三是努力解决发展“瓶颈”。积极推进银企对接,稳步开展股权交易,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推动企业债券发行,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向上争取、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增减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坚持土地指标差别化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二)全面落实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突出抓好100个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一是实施吨粮市建设工程。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聊城项目区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用2至3年的时间建成吨粮市。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抓好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示范区建设,打造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三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以10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为重点,加快建设畜禽及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保鲜、林果及木材加工、水产加工、粮油加工等五大加工体系,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市级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0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扶持壮大100家重点合作社。加快聊城农产品大市场等重点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餐对接,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四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三)加快实施“4455”工程,推进工业做大做优。把实施“4455”工程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抓手,以打造“五大基地”为目标,努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大力推进“千亿产业园区”建设。把四大“千亿产业园区”作为培植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着力点,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建立健全镇企园合一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工农城乡一体化。二是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新企业建设和现有企业膨胀规模,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三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突破。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全市平均每个乡镇民营经济税收增加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以五大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培植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抓好创业辅导基地和融资平台建设,推进全民创业,帮助小微企业减负增效,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四是促进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大扶持力度,鼓励50户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膨胀规模、提升竞争力,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向千亿元大企业集团迈进。五
是强化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设立新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基金。抓好九州国际高科园、西安交大聊城科技园、聊城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好54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加快浪潮集团聊城信息产业园、云计算中心建设。深化同高校院所的合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坚持依靠节能减排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做好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海河流域核查工作,确保再次取得优异成绩。
  (四)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以打造商贸物流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及休闲度假两大基地为目标,力争完成服务业投资400亿元,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一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围绕打造冀鲁豫交界地区商贸流通中心城市,加快北部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盖氏物流、豪德物流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框架。大力培育商贸物流企业集团和现代批发市场。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二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打造江北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加快推进60个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启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市京剧院、豫剧院和杂技团改革,深化聊城报业传媒集团和广电集团改革,引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三是积极发展其他服务业。支持发展金融业。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扩大中小套型、中低价位住宅供应。鼓励发展农村服务、信息服务、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服务业。今年专门设立了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要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在服务业发展上实现大的突破!
  (五)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作为支撑新型工业化、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重要途径,全面加强城乡建设,确保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大力推进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按照“一城五区”总体框架,以“两城一河”为重点,以城建重点项目为抓手,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中心城区“东扩、南展、北延”,加快构建大城市格局。重点抓好八大工程:一是古城保护与改造。二是徒骇河世界运河(建筑)博览园。三是南部新区重点项目。四是北部商贸物流园区。五是东部工业新城。六是市政基础设施。七是园林绿化。八是城市综合整治。
  全面抓好县(市)城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全面调动县、乡、村三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县(市)城区建设,完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加大中心镇建设力度,重点扶持30个中心镇发展。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一是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加大整合重组力度,盘活国有资产,促进国有产权合理流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二是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着力培育出口产品品牌,抓好莘县、阳谷、冠县三个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骨干龙头企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各类产业园区利用外资工作,努力在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上实现突破。加强“海外聊城”建设。全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入中原经济区,主动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合作交流。今年要继续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会战”,确保到位资金达到500亿元以上。
  (七)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做好民生工作,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扩大就业。确保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实现城乡“双零家庭”动态消零,在外务工人员保持在110万人以上。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950元,增长18.8%。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做好城乡居民养老制度衔接,提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水平。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增长10%以上;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800元,城市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建廉租住房200套、公共租赁住房3000套、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限价房4550套,棚户区改造6663套。四是加强社会救助。新建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1处,市儿童福利院和县级福利中心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县级全覆盖,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五是教育条件改善。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每个乡镇建设一处中心幼儿园,对孤儿、家庭困难和残疾儿童入园每人每年资助1200元。加快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中小学“211”工程,新建重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7万平方米,将农村初中和小学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5元;新增城区小学教室120个,班额控制到50人以下。完成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和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新校区建设。深化同聊城大学、山东工程技师学院等驻聊高校的合作,支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东昌学院加快发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六是文体设施建设。抓好市民活动中心、市图书馆新馆、市豫剧院和县(市、区)文化场馆建设,推进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向社会免费开放。完成体育公园主体工程,秋季举办第二届全市运动会。七是医疗卫生改善。扩大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将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基本药物实施范围。开展公益性防病健身宣传。继续实施农民健康服务行动。全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八是实施“百村扶贫攻坚”计划。九是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完成望湖安置小区二期工程,实施19个城中村改造,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管道燃气用户1万户;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0万平方米、太阳能一体化建筑40万平方米。改进城建拆迁方式,集中建设经商场所,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县乡老油路升级改造,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00公里。解决1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十是食品安全。
  着力塑造聊城新形象。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塑造“自豪、创业、包容、奋进”的聊城形象,这是市委充分发掘聊城文化的优良传统,结合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600万人民提出的新要求。各级政府要深入开展“塑造聊城形象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素质、树立形象,做自豪的聊城人、创业的聊城人、包容的聊城人、奋进的聊城人!
  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实施艺术创作精品工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抓好运河申遗工作。坚持和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健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理顺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完善责任体系,严格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化“平安聊城”建设。继续做好减灾救灾、社会科学、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残疾人、慈善、对台、油区、人防、档案、史志、气象、测绘、防震等各项工作。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本网讯 2月27日上午,林峰海市长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始终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努力开创勇于创新、争先进位的新局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自我加压、敢于争先。各级政府、各部门和单位都要分析研究在全省的位次,明确争先进位的目标,并作为政府目标责任管理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努力营造宽松环境,激励创新、支持改革,容许尝试、宽容失败,形成敢闯敢试、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二)全面形成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新风貌。切实加强调查研究,领导同志带头搞调研,政府组成人员每年拿出不少于2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依法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加强统计体系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严格执行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八项制度”;对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领导同志要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问题,责任单位要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督查机构要跟踪督办、全程督查,确保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加强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重点工程建设情况、重要事项落实情况的效能监察,促进工作落实。
  (三)加快构建依法行政、规范有序的新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统一运行。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复议权相对集中,依法运用行政调解等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四)进一步树立执政为民、廉洁勤政的新形象。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抓好政府门户网站、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认真办好市长公开电话。抓好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治理。坚持“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和科技防腐。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对各级公务员的教育,努力打造廉洁自律、敬业奉献的公务员队伍。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与创新,向全市人民展现新面貌的四年。
  林峰海说,近年来,聊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林峰海说,最近,中共聊城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确定了今后五年“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为创造聊城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中心任务。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稳中求进、争先进位,继续坚持“四市方针”,着力打造“一五二”产业基地,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改革创新、惠民富民、文化繁荣、和谐稳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把聊城建设成为山东西部的新兴生态化工业城市、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江北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为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为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林峰海说,今后五年,我们要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经济实力大提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实现先进文化大发展;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面貌大变化;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大改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民生活大提高。经过五年的不懈奋斗,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3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聊城将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城市,成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活环境优美宜居的城市,成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加的城市,成为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的城市,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聊城一定会在鲁西大地蓬勃崛起!
  林峰海说,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以内,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对于2012年的工作重点,林峰海说,一是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加大优质高效投入,实施重点项目“双百工程”,加强各类园区建设,努力解决发展“瓶颈”。二是全面落实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实施吨粮市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三是加快实施“4455”工程,大力推进“千亿产业园区”建设,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突破,促进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强化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工业做大做优。四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其他服务业,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五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推进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重点抓好古城保护与改造、徒骇河世界运河(建筑)博览园等八大工程。全面抓好县(市)城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六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七是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做好民生工作,重点办好扩大就业等10件民生实事。着力塑造“自豪、创业、包容、奋进”的聊城形象。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林峰海提出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开创勇于创新、争先进位的新局面;全面形成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新风貌;加快构建依法行政、规范有序的新机制;进一步树立执政为民、廉洁勤政的新形象。
  林峰海最后说,百舸争流、千帆竞进。各位代表,我们一定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创造聊城人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李昌平、万志博、刘春华、李希信、侯军、秦传滨、蔡同民、赵庆忠、刘强、王勇,徐祥之、郑衍柱、阎廷琛、侯继唐、杜九西、赵振兰、吕绍勤、王志刚,马春林,尹慧芹,白志坚、张旋宇、马丽红,贾少勇,张广霞、马亮宽、万庆阳、张传玄、姜之厚,任晓旺,史兆奎,黄伟东、王学军,王勇、徐昌然、王福瑜等。
  本次会议书面印发了聊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聊城市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出席政协第十二届聊城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委员,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各群众团体和中央、省驻聊单位的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发表于 2012-3-4 09: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舸争流、千帆竞进。我们一定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创造聊城人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发表于 2012-3-4 1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家乡发展,希望各项措施能落到实处
发表于 2012-3-12 07: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支持家乡的发展;努力吧,聊城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